9月2日,中國石化批復巴陵石化上報的中國石化恒逸蕭山年產2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中國石化恒逸蕭山己內酰胺合資項目合資經營合同和合資公司章程,同意巴陵石化代表中國石化與浙江恒逸石化有限公司組建合資公司,雙方按50:50對等持股,注冊資本金12億元,巴陵石化以現金6億元出資。此后的9月15日,中國石化批復巴陵石化上報的年產30萬噸己內酰胺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報批總投資近3億元。
中石化總部批復巴陵石化與恒逸石化合資建設的己內酰胺項目總投資35.528億元,包括新建1套3萬標準立方米每小時制氫裝置,2套年產10萬噸環己酮裝置,2套年產10萬噸環己酮肟裝置(采用中國石化自主開發的氨肟化工藝),2套年產10萬噸己內酰胺裝置(采用中國石化自主開發的多級重排和磁穩定床加氫精制工藝),2套年產16萬噸硫銨裝置(采用中國石化自主開發的中和結晶工藝),2套年產13萬噸雙氧水裝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項目布置在浙江杭州蕭山臨江工業園東南部一類工業片區內,總征地面積76.1公頃。中國石化總部要求巴陵石化代表中國石化與恒逸石化簽署合資合同和章程,與恒逸石化盡快辦理合資公司登記、注冊等相關手續。
中國石化總部批復的年產30萬噸己內酰胺改造項目內容是,采用自主開發的環己酮肟重排、己內酰胺萃取等己內酰胺精制新技術,建設一條年產10萬噸己內酰胺精制生產線,將己內酰胺年生產能力擴大到30萬噸;增設一條年產5萬噸己內酰胺結片包裝碼垛線;采用中石化自主開發的硫銨中和結晶技術,建設一套年產16萬噸硫銨中和結晶反應系統,新增一臺離心機和一臺硫銨碼垛機,充分利用原有干燥部分潛力并配套改造硫銨輸送系統,使硫銨年產能擴大到47.88萬噸;采用國有技術,增設一套二氧化硫轉化與三氧化硫吸收系統與現有硫化氫制酸相配套,使其成為一條年產6萬噸硫化氫制酸生產線;適當改造現有硫磺制酸裝置瓶頸,更換液硫輸送泵、焚硫爐爐頭、噴硫搶,將硫磺制酸裝置生產能力擴大到年產19萬噸;對現有年產8萬噸雙氧水裝置實施擴能改造使其年產能達到11萬噸。本項目選址巴陵石化己內酰胺事業部界區內,總占地面積22.95畝。項目建成后,年新增己內酰胺產品10萬噸,硫銨產品16萬噸。
己內酰胺是一種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其聚合物具有斷裂強度高、比重輕、彈性好、耐摩擦、耐腐蝕、耐霉爛等優點,被廣泛用于生產聚酰胺纖維、聚酰胺工程塑料和薄膜,其中,聚酰胺纖維應用于毛紡、針織、機織、簾子布、地毯、魚網絲等行業,聚酰胺工程塑料應用于電子、汽車行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近年來,我國的己內酰胺生產能力以年均12%的增長率快速發展,但仍不能滿足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而且遠遠落后于下游錦綸紡絲和工程塑料等加工行業的發展速度。據介紹,2010年我國己內酰胺市場表觀消費量達到了112萬噸,而當年全國己內酰胺裝置的生產能力為58萬噸,產量為49萬噸,從國外進口63萬噸,國產產品的自給率僅43.8%。
巴陵石化作為國內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供應商,一直致力于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積極開展己內酰胺生產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在以苯為主要原料的生產工藝路線上,開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己內酰胺生產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