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舉辦的“北緯杯”中國人造毛皮高峰論壇是自人造毛皮專業委員會成立以來舉辦的第二屆論壇,也是第二次在慈溪舉辦。近年來,隨著慈溪毛絨業的發展,該市已初步形成人造毛皮產業集聚態勢,并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慈溪是全球最大的人造毛皮的生產基地,人造毛皮企業達200余家,年產值上百億元,生產量約占全國的70%,占全世界的60%左右。同時,“中國毛絨名城”稱號的獲得,進一步確立了慈溪毛絨在全國的領軍地位,也提升了慈溪區域的知名度,打響了城市品牌。
企業:加強自身建設 轉變發展方式
人造毛皮是一種外觀類似動物毛皮的長毛絨型織物,作為一種獨特的品種,其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常用于制作大衣、服裝襯里、帽子、衣領、玩具、褥墊、室內裝飾物和地毯等。人造毛皮加工工藝特殊,是一種相對獨立存在的品種。同時,因人們對環境及動物保護的意識逐漸加強,純天然毛絨制品的價格日趨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造毛皮仿制的獸毛制品逐漸受到人們重視,人造毛皮產業已成為中國紡織行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當前該產業所面臨的困境日趨明顯——資金緊張、出口增速快速下滑、人民幣升值等壓力,使人造毛皮產業已經到了亟須轉變發展方式的階段。在此次高峰論壇上,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彭燕麗提出,人造毛皮產業的轉變須從規模經濟到價格經濟、封閉到開放、有型到無型、無序到有序以及加快技術進步、提升節能減排、加強管理提高效率等方面著手。
人造毛皮生產屬于中間加工階段,所以其下游終端產品往往與產業本身相脫節,很多企業并沒有形成向下游延伸的產業格局,這種現狀使得我國毛皮產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所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整合及產業鏈的集成創新對于我國人造毛皮產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笆濉逼陂g,我國的人造毛皮產業應在注重企業個體發展的同時,組建上下游產學研共同參與的產業聯盟,共同開發原料、產品和市場,實現共贏。
近年來,在人造毛皮專業委員會的組織下,我國的人造毛皮企業進行了多次交流。企業家們聚在一起,共同交流發展經驗,為行業發展作了積極的貢獻。面對日趨嚴重的各方壓力,人造毛皮企業應延續這一傳統,進一步加強企業間的交流,讓原料生產和設備等相關環節也能更多的加入到其中,使各個環節更加密切的集合在一起,共同探討行業發展,建立良性循環體系,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人造毛皮產品用途廣泛,企業和工廠應對應不同領域產品明確市場定位并開發適應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我國的人造毛皮產業發展迅速,產能大,競爭激烈。在價格方面,很多企業打“低價牌”搶占商機,這種做法不利于整個人造毛皮產業健康發展,眼前的利益無法使企業和該產業得到可持續發展。所以在今后發展中,我國的人造毛皮產業應進一步加強團結,在價格方面進行有序的規范經營。另外,在企業管理方面,人造毛皮企業應從重視有形的生產加工向加強管理、創造多渠道營銷模式和創建品牌等無形的內在能力方面轉變,促進產業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