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廢鋼絲子午胎破碎現行工藝中使用量占到95%以上的“小三件”設備,有望被更安全節能的新型設備所取代。9月28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辦的全國廢舊輪胎自動安全切條切塊綜合破膠生產線現場會暨專家考評會上,河南中贏橡膠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廢輪胎自動安全切條切塊綜合破膠生產線通過了專家考評。其中,該生產線中自動安全切條切塊設備更是引起行業內人士的極大關注,被認為是取代現有安全隱患極大的“小三件”的理想設備。
廢鋼絲子午胎切圈機、切條機、切塊機被統稱為“小三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廢子午胎破碎工藝中被廣泛使用,為我國處理廢鋼絲子午胎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由于“小三件”在生產過程中無安全保護措施,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因安全隱患造成的事故時有發生,工人不是被切掉手指,就是切斷手腕,甚至發生死亡。據不完全統計,60%以上的企業使用“小三件”設備均發生過安全事故,工人致傷、致殘屢見不鮮,企業為此苦不堪言,損失嚴重,甚至有的企業因此而破產。
中橡協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秘書長曹慶鑫介紹,廢鋼絲子午胎安全分解一直是困擾廢橡膠行業健康發展的難題。因為分解處理廢斜交胎相對容易,但因廢子午胎中含有大量鋼絲,因此破碎較為困難。而2010年,我國子午胎產量已達到3.5億條,子午化率達到83%以上,也就是說廢子午胎的產生量占整個廢輪胎的83%以上,目前行業需要處理的絕大部分都是廢鋼絲子午胎。
曹慶鑫說,國外分解廢子午胎均采用大型輪胎破碎機,價格都在上千萬元,由于價格昂貴,國內絕大部分廢子午胎分解處理企業都望而卻步,只能選擇價格低廉的“小三件”。雖然經過多年努力,廢橡膠行業已研發出價格低于國外幾百萬元的廢子午胎破碎機,但投資仍需五六百萬元,作為微利行業的膠粉、再生膠生產企業仍然感到難以承擔。因此,廢橡膠行業迫切需要既安全、又符合中國國情、價廉物美的廢輪胎分解處理設備。河南中贏研發的廢輪胎自動安全切條切塊綜合破膠生產線恰逢其時,其自動安全切條切塊設備為安全分解廢子午胎提供了新的選擇。
據河南中贏公司總經理白志剛介紹,他們研發的自動安全切條切塊設備與傳統的“小三件”相比具有明顯優勢。一是安全性能高。“小三件”屬高危崗位,操作上人機直接接觸,安全系數低、勞動強度大、環境污染嚴重,長時間疲勞工作加大事故概率;新設備在操作上完全實現了人機分離,通過輸送皮帶將切去胎側的輪胎送至綜合破膠機工作臺,由定位裝置將廢輪胎導入切刀中,出料規格50*50,并可任意調整出料大小。二是節能效果顯著!靶∪敝械那袟l和切塊設備總功率為15千瓦左右,噸耗能17千瓦時,刀具壽命短;新設備總功率11千瓦,噸耗能僅4千瓦時,能耗降低80%左右,刀具采用聚晶立方類合金材料,耐磨、耐高溫、不易崩裂,連續分解200噸以上廢輪胎刀具才需修復,且修復刀具只需5~10分鐘。三是節約人工成本!靶∪眴螜C產量0.6噸/小時,切條切塊至少需要2人操作;新設備單機產量1~2.5噸/小時,只需1人操作,一臺自動安全切條切塊設備產能相當于2-3套“小三件”,可減少3-5名操作人員。
圖為自動安全切條切塊設備實現人機分離操作
中橡協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專家組對該生產線的考評意見為:該線采用中控數顯全模塊聯動設計,完成對全鋼、半鋼及廢斜交胎進行分解及膠粒多等級精細粉碎,其80目以上膠粉產出率超過40%,膠粉的金屬含量達到痕量等級,各單元間物料協調平衡,生產線運行穩定可靠;廢輪胎分解、切割采用自主創新的5項專利技術,其噸處理能耗僅為4千瓦時、機臺工作面噪聲低于65dB,較之現行同類裝備裝機功率降低51%,能耗降低4倍,減少勞動定員1/2;生產線已出口卡塔爾、俄羅斯、新加坡、中國臺灣等15個國家和地區,并經國內3家用戶3年使用,維修率低,工藝穩定,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圖為會議代表參觀廢輪胎自動安全切條切塊綜合破膠生產線現場
中橡協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專家組組長劉增元認為,河南中贏出口卡塔爾的生產線至今已應用2年,用戶不但沒有提出任何意見、索要任何備件,最近還提出增加一套訂單,說明該生產線運行穩定。其自動安全切條切塊設備有獨到的創新之處,吸收了材料學科的新技術,并首次在行業中使用,其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橡協廢橡膠綜合利用分會理事長孔德威表示,“小三件”既不安全又不環保,必須淘汰,行業的發展應該以安全、環保、節能、高效為前提,必須落實以人為本。自動安全切條切塊設備在安全生產、節約能源和節省人工方面優勢突出,從根本上消除了現行廢子午胎分解設備的安全隱患,為行業淘汰“小三件”、確保安全生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