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是江蘇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十一五”期間,江蘇紡織行業經歷了復雜、嚴峻的環境考驗,市場開拓、科技創新、品牌建設能力大幅提高。如今,江蘇紡織率先躋身“萬億級”,為“十二五”開局之年開啟美好樂章,為領跑全國,建設紡織強省打下堅實基礎。
領跑全國,江蘇紡織率先躋身“萬億級”
江蘇紡織行業起步早、基礎好,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十一五”以來,全省紡織行業加大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力度,在科技創新、品牌建設、布局優化、改造升級、產品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主要體現在四點:第一是規模總量邁上新臺階;第二是產業鏈更加完善;第三是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最后是科技創新成效顯著。2010年,江蘇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達到13211戶,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417億元,同比增長23.1%,為2005年的2.13倍,在全國同行業中首個突破萬億元;完成出口交貨值1721.4億元,同比增長15%,占全國份額的20%以上,整個行業發展呈現利潤增長高于利稅、利稅增長高于銷售收入的良好態勢。目前,江蘇省已形成完整的現代紡織產業鏈,并從傳統的低端制造向研發、銷售等中高端轉變,創新能力和品牌知名度顯著提升。化纖、紗、布等15個大類產品產量均位居全國前3位,其中,絨線、亞麻布、絹紡絲、服裝中的西服及西服套裝、羽絨服裝等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江蘇紡織擁有2個中國世界名牌、59個中國名牌、30多個中國馳名商標和300多個江蘇省名牌。
江蘇紡織行業區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目前形成了吳江絲綢化纖、南通家紡、常熟服裝、江陰毛紡呢絨、張家港棉紡織、金壇服裝等產業集群品牌,23家企業躋身中國紡織行業競爭力百強。
明確目標,在重點領域實現大突破
今后5年,是江蘇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作為傳統優勢產業的紡織行業,面臨難得機遇。江蘇必須緊緊圍繞科學發展主題和轉變發展方式主線,把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以科技創新和品牌塑造為核心,以發展品牌服裝與高附加值紡織品為重點,努力構建現代紡織行業體系。力爭到2015年,全省紡織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6000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100萬元/人;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20%;關鍵技術裝備達到或超過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形成10個影響力大的產業集群,30家企業躋身全國紡織百強,20家企業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能耗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上游水平。
重點領域持續實現突破升級。開發應用紡織纖維新材料,力爭“十二五”末化纖技術和裝備水平達到屆時國際先進水平;提高紡紗和織造技術裝備水平和染整技術水平,大力發展產業用紡織品,實現印染行業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預防”轉變;不斷提高服裝和家用紡織品檔次,大力開發綠色環保家紡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