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受近期國際原油價格連日走高影響,我國成品油調價所參照的三地原油價格變化率可能難以邁過4%的調價門檻。這意味著,此前人們所盼望的9月初國內成品油降價將提前偃旗息鼓。
近期國內油價下調希望變渺茫
按照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國際市場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正向或負向超過4%,即通常所稱“三地原油變化率”變動超過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可相應調整。
受歐美債務危機影響,國際油價在8月份曾出現多次暴跌,自8月16日以來,三地原油變化率進入負向運行狀態。參照息旺能源的監測,截至9月1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加權平均變化率為-3.24%;另一家能源研究機構東方油氣網監測的數據也顯示,截至9月1日三地原油變化率達到-3.145%。
曾有多家機構預計,9月初國內成品油降價窗口將開啟。但進入8月底,布倫特原油價格連續走高,使得此次國內油價下調希望渺茫。
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告訴記者,按照當前國際油價的走勢,9月2日之后三地原油變化率將進入回升期,三地率難以負向破四。“唯有目前國際油價大跌,布倫特油價跌至108美元/桶,并且維持一段時日,三地率才有望邁過降價的門檻。”
中石油集團規劃總院一位高級工程師也認為,按照現行的定價機制,近期成品油調價窗口難以打開。但他同樣強調,不排除國家有關部門出于某些考慮而提前調價的可能。
零售市場降價潮擴大
我國內地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自今年4月7日上調之后,已4個多月維持在歷史最高價位。在香港,已經市場化了的汽柴油零售價格已調整多次,且以降價居多,兩者對比鮮明,這讓消費者對內地成品油定價機制的質疑之聲一時四起。
近期出爐的上市公司半年報數據顯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上半年凈利潤接近1500億元,日賺近8億元。
進入二季度以來,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持續走低。在一個月前,民營加油站、中外合資加油站就開始了一場聲勢浩蕩的降價潮。近期中石油、中石化部分加油網點也開始降價促銷。
國際研究機構莫尼塔分析師楊帆告訴記者,一旦利比亞不穩定因素消除,就意味著刺激油價上行的一大潛在因素消失。在當前歐美經濟疲弱的背景下,國際油價的表現將更加疲軟。
上述中石油集團規劃總院專家對四季度國際油價的走勢也表示不看好。全球整個經濟形勢低迷成為限制油價走高的主要因素,且這個因素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會一直存在。“即使眼前這場調價落空,后期下調窗口仍有重新開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