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輪胎對于汽車的性能和安全,極其重要。去年錦湖輪胎質量門讓大家對輪胎的關注度陡增。但是對于經常躺在汽車后備廂里,只在緊急情況下出場的備用輪胎,很多人卻并不關注。我國汽車備用輪胎的生產和使用的目前現狀是什么樣?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作了介紹:
羅磊:目前我們國家的市場上所銷售的汽車里面,消費者購買的汽車里面主流品種中應該大部分都存在問題,備用輪胎屬于非完全尺寸的,或者說換句話說應該是小一號的,這應該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常見的。一般備用輪胎按正常的理解是在緊急情況下來選用的臨時替代品,所以廠家基于這種考慮,為了節約成本在輪胎的尺寸上、選材上可能跟正常的普通輪胎是不一致的。使用小一號的輪胎有什么隱患呢?主要是因為小一號,它就跟其它的輪胎不匹配,使用時存在與地面附著率,四輪不精準的情況,如果長期使用就會造成安全的隱患。其他的國家都有相關的法律和標準,這些法規跟標準里面已經特別強調了汽車生產企業有權自行選擇是不是選用非完全尺寸的輪胎,如果是選用非完全尺寸輪胎當備胎的話,那必須要向消費者告知,要警示,以消除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誤解,主要是安全隱患。
調查當中有8成以上的被訪者希望購買的汽車應該配置和常用胎規格和質量完全一致的備用胎,在汽車備用胎方面,我國有沒有必要出臺這么一個強制性的標準?羅磊認為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應該盡快建立相應的標準:
羅磊:因為中國的消費環境跟國外也不太一樣,有的企業選的是完全尺寸的輪胎。中國因為消費環境跟國外有很大差異,大部分消費者對汽車的企業,或者汽車的消費經驗比較少,或者說在安全意識上跟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消費者應該有知情權。另外道路環境也不一樣,我們國內很多城市到處是工地,到處是坑坑洼洼的。還有使用環境,比如我們可能駕駛的距離比較長,使用的周期也會比較長,所以這種情況下對輪胎的要求會比較高。所以從我這個角度來看應該選用完全尺寸的輪胎比較適合中國的國情。所以國內的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也應該盡快的在這方面建立一些相關的行業標準,或者是一些行業政策,來規范我們在備用胎的使用上一些規范它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