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工作會暨表彰獎勵大會在南寧召開。廣西科技廳副廳長李昌華出席會議并講話。廣西財政廳、教育廳、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以下簡稱大儀網)入網成員代表共120人參加會議。
“十二五”開局之年,廣西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協作共用平臺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實現“開門紅”。全面施行新修訂的大型儀器協作共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目前全區入網科學儀器設備利用率從以往的40%提高到現在的60%以上。實行績效考核機制,按照“統一組織、分年考核”的管理方式進行考核,提升了網絡平臺的應用能力和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累計入網儀器862臺(套),總價值6.2億元,其中單臺(套)50萬元以上有309臺(套),占入網儀器總數的36%,成功加入泛珠三角區域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除此之外,啟動實施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區域服務體系建設,為促進全區大型儀器資源的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啟動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聯合評議工作,促進資源共享,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大型儀器資源協作共用平臺服務自主創新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效果日益顯現,為加快推動“十二五”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會上,李昌華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建設所取得的成效,并就大儀網建設對我國加快自主創新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廣西自主創新體系的促進作用進行了闡述,對大儀網在“十二五”中的建設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要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搶抓機遇,為自治區千億元產業科技支撐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自治區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提供技術支撐和物質保障。
會議總結了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建設工作,從機制創新、資源整合、服務體系建設、區域合作交流、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全面總結了“十一五”以來大儀網的主要工作及成效,認真分析了大儀網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變化,進一步明確“十二五”廣西大儀網建設和發展的重點。
會議期間,與會領導為2011年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88個先進機組和22個先進個人頒獎,為新加入廣西大型儀器協作共用網的7家單位授“成員單位”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