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的領導者、諾特丹大學化學和生物化學系教授拉夏特·卡馬特表示:“我們想轉化一下思路,超越目前的硅基太陽能技術。我們將能產生能量的納米粒子—量子點整合入一種可以涂開的化合物中,制造出了這種單涂層太陽能涂料,其可以用于任何有傳導能力的表面上,也不需要特殊的設備。”
科學家們經過層層篩選,最后將目光落在二氧化鈦上。他們在二氧化鈦納米粒子表面涂上硫化鎘或硒化鎘,接著,將其懸浮在水與酒精的混合液體中,制造出了一種漿糊,當將這種漿糊刷在透明的導電材料上并讓其暴露于光線下時,它就會產生電。
科學家們指出,這種新式太陽能電池涂料最高的光電轉化效率為1%,遠遠低于目前商用硅基太陽能電池10%到15%的轉化率。但是,他們也表示:“這種涂料的制造成本很低,而且可以大規模制造,如果能進一步提高其光電轉化效率,就能真正滿足未來的能源需求。”卡瑪特和同事也計劃進一步改進新材料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