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碳纖維,至今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原絲和生產工藝較落后,僅能生產相當于東麗T300級碳纖維產品,許多低端產品毛絲多,性能指標不穩定,雖然在建項目多,但真正發揮作用產能不多,國內需求主要通過進口滿足。目前上市公司中涉及碳纖維公司包括中鋼吉碳、金發科技、博云新材和大元股份,其中前兩者從外部購買PAN原絲后加工為碳纖維為及制品,而后兩者在碳纖維基礎上制造成制品。
芳綸是芳香族聚酰胺纖維簡稱,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杜邦率先推出,長期以來主要被美國杜邦、日本帝人壟斷,目前仍占據主導地位。隨著泰和新材、廣東彩艷等骨干企業技術進步,我國在全球芳綸地位快速提升,現有產能已超過9000噸,成為國際芳綸新生力量。
高性能聚乙烯纖維方面,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HSHMPE 纖維)在20世紀70年代由荷蘭帝斯曼研發成功并推向市場,屬全球稀缺物質,目前全球產量在1.5萬噸,需求量在3萬噸左右,供需缺口較大。我國該產品研發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努力,已經掌握了全面技術,成為全球第三個具備生產該產品國家,從事該業務的上市公司包括中紡投資子公司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以及儀征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