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前兩年汽車,家電,醫療等行業的大力發展,我國的橡膠產業也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在良好的市場環境帶領下,各大橡膠生產企業,紛紛新建了工廠,擴大了產能。而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未見有起色。尤其是歐美市場,在大量的債務危機的困擾下,處于一段前所未有的低迷期。
我們都知道,歐美國家市場是橡膠制品出口的主要對象,經濟環境惡化,造成全球范圍的消費能力下滑,國家市場活躍度大幅度滑鐵盧。意味著我國橡膠產品的庫存大量積壓。市場消費力的不足,就造成了橡膠業子產品面臨到嚴重的產能過剩。
以合成橡膠為例,產能過剩所帶來的裝置利用率低的問題就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阻力之一。有統計資料顯示,“十一五”以來,國內合成橡膠產業持續每年新增裝置能力30萬~50萬噸,但國內產量的增長速度明顯低于產能的增長速度。全行業裝置能力發揮率已從2008年的84%下降到了2011年的78%。也就是說,國內合成橡膠產業的生產能力已經遠遠超過實際市場需求,市場的承載量已經無法完全消化行業的生產總量。
產能過剩之所以會成為一個每隔幾年就出現的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企業對市場波動反應的滯后或過度。因此,政府管理部門除了加強行政管理力度,更應為企業提供全面、準確的統計數據,幫助企業制定更加合理、嚴謹的發展戰略。
對于我國的橡膠行業來說,產能過剩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大量的庫存只是某幾種子產品,而一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性能的,高附加值的橡膠產品卻形成截然相反的狀況。這就告訴我國的橡膠企業,要提高技術含量,市場復合需求的產品,而不是盲目跟隨潮流,造成資源的浪費,阻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