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政府限制本國對廢舊塑料的進口,塑料再生商深圳市新彩再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今年進口的HDPE廢瓶數量至少下跌了20%。
有這種情況的不只是新彩一家公司。香港的龍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廣州港進口的再生塑料數量也減少了三分之一,但其廣州工廠的總經理謝志宏表示,龍城集團自認已經很幸運了,因為與廣州港再生塑料進口總量大跌50%的數字相比,他們的情況已經很不錯了。
謝志宏說:“成本上漲了很多。現在清關的時間更長了。”
國內各地政府都已加強了對當地塑料再生企業的監管,希望設法減少塑料再生業產生的污染,他們稱塑料再生業有時在廢水處理和其他環境控制方面做得欠佳。
在11月6日-7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塑料回收和再生大會暨展覽交易會(ChinaReplas2012)上,這是發言嘉賓和所有與會者最關注的話題。行業代表齊聚一堂,聽取政府官員介紹政府最新的政策動向,包括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廢舊塑料的監管和關閉無證企業。
唐山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管愛國說,隨著成本上漲和政府加強污染控制力度,塑料再生業將在今后3-5年里經歷全面重組。
他在會上發表演講時說道,99%的中國廢舊塑料企業不具備對工廠廢水進行適當處理的設備。
管愛國說:“他們不對廢水進行處理或凈化”,這家總部位于河北唐山的公司擁有多家塑料再生工廠,并投資建造專供再生企業入住的工業園區。“這些廢水被直接排放出去。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問題。”
他說,許多再生工廠都是由農戶來經營的,他們使用的技術很簡陋,作業地點也缺乏安全性。
管愛國說,他發現要在這些工廠里停留10分鐘以上都很困難,因為環境條件實在太差了,但那些人卻每天長時間在廠里從事再生回收,長年累月下來渾身是病:“他們是在拿自己的健康換錢。”
管愛國表示,他的公司正在建造專供再生企業使用的工業園區,在園內配備了水處理和其他環境設施,還有24小時消防隊嚴陣以待。
興建這類工業園也是中國政府加強行業監管策略的一部分。
海關總署的官員武跟平在會上發言說,在廣東新建此類園區是當地進口廢料減少的原因之一。
他說,這些園區在改善廢棄物管理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他鼓勵其他企業予以效仿。他還說,海關檢察人員和國家環境部也在進一步加強合作。
例如,廣州海關在年中時向政府監管機構提交了本地的無證廢料進口企業名單,環境部門官員獲悉后立即關閉了這些無證工廠。
武跟平說,廣州和廣東省的其他港口在去年啟動了一項試點計劃,海關大大加強了對廢舊塑料進口的檢查力度,政府官員準備進一步推廣至全國的其他港口。
這對廣東省的影響巨大,全中國有半數以上的塑料再生企業都集中于此。根據海關公布的數字,今年上半年,經由廣州港進口的再生塑料數量驟減了52%,深圳港則減少了13%。
但現在尚不清楚,如果把廣東試點計劃鋪開至全國,是否同樣會導致其他地區的進口數量減少。
中國廢塑料協會秘書長王旺說,廣東的各大港口歷來都比其他省份的監管要松散得多,因此加強海關檢查促進廣東向國內其他地區靠攏。
他表示,他并不認為在該計劃全面鋪開后會帶來顯著影響,他的看法得到了參會的其他再生企業的認同,本次會議由廢塑料協會主辦。
海關的數字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其他港口的進口數量實際上反而增加了。
其中,上海港的進口量攀升了40%,成為廢舊塑料進口最多的港口,天津港進口量攀升53%,位居第四。深圳港和廣州港仍分列第二、三位,不過這兩個港口的進口量都有大幅減少。
在參會的企業中,有些稱在日益嚴格的政策中看到了機遇所在。
上海長凌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薛寶善認為,新規定確實會讓再生企業面臨挑戰,但加強環境保護從長遠來看對塑料業是有利的,這家公司在上海建有兩座工廠。
該公司從日本和韓國進口廢舊塑料,經過再加工后供應中國本國市場。薛寶善說,只有質量更好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像長凌這樣的中型企業有必要把握機會進行擴張。
他的觀點也得到了位于山東青州的青州魯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AmyWen的贊同。
魯創公司已經購置了一條新的HDPE碎片生產線,目前還在考慮添置一條PET碎片生產線,鑒于政府正在關閉有環境問題的工廠并采取更加嚴格的進口控制措施。她說,有必要進行投資和升級。
唐山中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的管愛國在發言時說道,過去他認為中國在塑料再生上不需要技術,但在走訪過其他國家的再生企業后,現在他認為應當投資購買更好的設備,這對減少污染是至關重要的。
他說:“只有借助新技術才能實現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