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歐債危機雖在歐盟各國的努力下略現一絲曙光,但未見其有效的解決途徑,使世界經濟仍充滿較大的不確定性,復蘇乏力的事實并未改變,出口放緩、生產成本上升、汽車限購、房地產調控等政策使傳統的塑料橡膠應用領域如汽車、家電、電子、玩具等行業需求明顯下降,嚴重制約了塑料橡膠行業的增長。另外國際貿易壁壘頻出,特別是發達國家紛紛出臺與塑料有關的安全法律、法規及標準,而國內相關標準明顯滯后,導致塑料制品出口受阻。加之塑料行業屢受國外反傾銷之害或貿易爭端之困,致使塑料制品出口門檻抬高。在經歷了2011年高速增長之后,塑料制品行業正遭受嚴峻考驗。國內塑料制品行業正進入深度調整期。一方面,全球經濟環境限制了產品的出口需求,從而放緩了行業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面,國內市場內需不振也極大地限制了塑料制品行業的深層次發展,從而使得整個產業陷入兩難的發展境地。而未來走勢如何,仍值得關注!
塑料制品行業現狀
日前,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占峰分析指出,“目前塑料制品產量增長了22.35%,2011年的數據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規模企業,規模以上的企業是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跟2011以前的統計口徑有所變化。數據都是來自于國家統計局。總產值是增長了21.5%,銷售也是增長了27.52%,經濟的效益的指標,主要是利潤方面,增長了31%-32%。出口量又下降幅度比較大,是有10.8%,出口額有所上升。加工設備的產量略有下降,產值略有上升。塑料的消費,合成樹脂達到了6600萬噸,增幅比上年上升了八個百分點。下面是主要講一下統計口徑的變化,較大的增幅,這里可以看到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增幅是出現了良好的增長態勢,這個較大的增幅,由于口徑的變化,帶動了行業的整體的狀況。我們把2011年,按照2010年的口徑,我們測算出幾個數據,從中間的500萬-2000萬個企業,我們把這個產量算出來,2010年是1300萬噸,是1630個億。這個年度的增長不會太大。這個增長忽略不計,控制在10%以內,如果是忽略不計的話,就是2010年的銷售500萬以上的口徑計算,2011年的主產量是6800萬噸,產值是1.77萬億。”
塑料制品業未來走勢
10月我國塑料制品出口量仍保持增長。據悉,2012年1-10月,我國累計出口塑料制品704.7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4%,累計出口金額達259.4億美元,同比增長39.7%。10月當月,我國塑料制品出口量為71.6萬噸,出口金額為29.23億美元。
然而,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國際貿易壁壘增多,塑料制品出口受限。為此有關專家建議:一是提高產品質量,發展規模化經營,進一步消化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出口競爭力下降的影響;二是盡快修訂行業新標準,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規,積極應對日益抬高的國際標準;三是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調整產品結構,靠生產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綠色環保的產品搶占國際市場份額。
2012年國家是有穩健寬松的政策,促進塑料加工業的穩健增長。我們的出口也有進一步的的增長空間,發達國家的需求近期難見好轉,但是出口增速的放緩也將持續一段時間,南美、非洲、俄羅斯、印度也是我們的增長的市場。另外是加快由速度向質量效益型的方向轉變。
隨著十八大的順利召開,預示著塑料環保生產技術又上新臺階,會議的召開是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的延續和完善,如何節約能源,保護資源環境,如何生態文明建設等等將會有更詳盡的措施列出。作為塑料生產企業來講,應該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嚴格遵守相關制度,在生產技術方面要做到自主創新,力爭塑料制品達到無污染,循環利用并且多領域使用的標準,做好綠色企業排頭兵。這將更加有利于塑制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