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油價跳漲及日元跌至七個月低位的利好沖擊,橡膠 步步高漲,帶動滬膠上行。并且當前國儲收膠及國內產區停割期臨近對市場起到較強支撐作用,滬膠主力創兩周新高24755元/噸,但遭遇技術上頸線壓制力量,后市是向上突破亦或掉頭下行,仍有待觀察。筆者認為,后期在輪胎企業利好及重卡銷售企穩的共振下,滬膠上行的可能性較大,將突破26000元/噸的價格壓制。
輪胎企業出口具備成本優勢
當橡膠 上游價格陷入下跌困境時,下游輪胎盈利能力卻在增長。自相關優惠政策取消后,乘用車銷量受整體經濟放緩影響增長乏力,輪胎生產企業開工率下降。而橡膠是輪胎的主要原材料,全鋼輪胎所使用的橡膠占比約為40%—50%,需求疲軟導致輪胎價格下跌的同時更對其上游的原材料價格產生沖擊。據測算,當橡膠價格下跌40%時,國內卡客車車胎的銷售成本約下跌27%,在輪胎價格降幅低于成本降幅的情況下,輪胎企業仍在下游需求不旺的局面下使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并且輪胎企業還迎來美國特保案到期這一利好因素,使得輪胎企業在未來的開工率將出現一定提升,輪胎企業更具備出口的成本優勢,提振橡膠的需求。
重卡銷售有望企穩
10月重卡銷量為4.4萬輛,環比增長1.9%,銷量連續兩個月穩定在4萬輛之上,銷量出現企穩回升態勢。由于重卡對橡膠的消耗量遠超于其他類型汽車,所以重卡的產銷數據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若重卡產銷出現回升勢頭,則能大幅度利好橡膠市場。
1—10月汽車廠商累計減庫存4萬輛,其中10月數據表明重卡產銷差值為2546輛,側面反映出廠商層面仍然維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但從7月開始,重卡的單月產銷差絕對值有明顯下降趨勢,顯示廠商庫存壓力有所減輕,終端需求有好轉跡象。經歷“金九銀十”的傳統消費旺季,重卡呈現企穩回升態勢,銷量已基本見底,未來向下空間相當有限。國內重卡由于技術水平及工作環境限制,更新周期基本在3—5年,經歷了2009年與2010年重卡消費的井噴,目前已逐步進入更新高峰期,所以后市消費值得期待。
工業帶動經濟復蘇
從最新用電量增長數據可以看出,用電量增長將得到持續,顯示四季度經濟有望得到溫和復蘇。盡管9月工業生產和需求同時反彈,但用電量持續下滑主要受到去庫存因素的影響。10月煤炭、鋼鐵和水泥價格反彈,顯示去庫存過程減弱,工業生產擴大。同時基礎設施投資加大,造成重工業用電量大幅增加,自10月起單日煤炭消費量出現小幅提高,預示著用電增量將得到持續。因此,我們預計工業活動將進一步帶動經濟復蘇,四季度GDP有望溫和反彈。
綜上所述,在國內收儲利好依然存在,以及泰國將于12月再次聯合印尼與馬來西亞商討穩定價格的有效措施,控制橡膠走弱風險的支撐下,滬膠上行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投資者可在24000元/噸左右建立多單,有效站穩25100元/噸加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