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4-6日在浙江寧波舉辦的第七屆塑料回收和再生大會/展覽會上,兩家協會間的爭端和行業內斗成了參會者們的關注焦點之一。
大會主辦方希望參會者能利用這個機會結識商業同仁、并從大會演講中有所收獲,但在會議廳外,人們談論著一個很難忽略的話題:即同期在北京舉辦的另一場同名的塑料再生大會。
林東亮會長在寧波會議現場
再生大會(在國際上以China Replas著稱)的寧波版歷史較為長遠,自2006年起由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的塑料再生專委會主辦,每年舉辦一次。而北京版則是由新近成立的中國廢塑料協會舉辦,每年兩次。北京大會的主辦者恰恰是塑協再生專委會的前秘書長。
兩個會議的重名非常令人費解,一些參會者對本刊表示。
日照亞信工貿有限公司的銷售經理Liu TaoTian和其他參會者一起談論著這個話題。“我們認為挺奇怪的。一定是有一些內部斗爭,所以現在分道揚鑣,一個會議變成了兩個。”
塑協再生專委會會長林東亮絲毫沒有回避這個話題,他在開場演說中提到了這點,直接點了北京會議的主辦方、中國廢塑料協會負責人王旺的名。“我們斷絕了和他的聯系,因為我們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非常不一致。”
林東亮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王旺的目的就是試圖迷惑業內人士,“讓人頭疼。”
兩個同名同期的會議對參會者來說也造成了不便。
蘇州中塑再生機械有限公司的工程師Huang Yong表示,“這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為了不錯過客戶,我們必須兩個會議都派人參加。”
來自英國的參展商Whata Waste的Chris Smith和Richard Hudson說,對外國參會者來說,這個狀況也造成了困惑和混亂。“有意思,這背后是場游戲,”Hudson笑著說。他指向一些空著的展位說,有些參展商提前離開去參加北京的會議。他說有家歐洲公司迷惑中注冊參加了兩個會議,兩邊都沒能全程參加。
再生專委會委員John Jiao告訴本刊,舉辦兩場同期的再生會議是對資源的浪費。他說王旺之所以決定脫離專委會,組織自己的會議,說到底是為了一件事:“賺錢,賺更多的錢。”他還補充道:“這是一個道德和人品的問題。”
至少對于那些全程參會的業內人士來說,來參加寧波的會議是正確的選擇,而他們的理由各異。蘇州中塑的Huang Yong說,寧波地理位置離該公司較近,更方便參會。東莞市拓展實業有限公司的采購Sally Chen稱不清楚兩家會議的區別,但“我在網上看到說這家更權威,更受到業內認可。”
Smith和Hudson說他們公司的預算只夠每年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我們去年參加了塑協再生專委會的這個會議,非常成功,認識了很多業內人士,”所以很容易就做了決定。
盡管大多數參會者對寧波會議表示支持和認可,也有些人士表示仍在觀望中。
“非常坦白地說,我們希望參加最好的會議,找到最高質的客戶,”Hudson說。
Liu TaoTian則表示,他的公司會在兩場會議都結束后再作衡量和決定。“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廢塑料協會的會議,我們會衡量哪一個更有價值。”
兩場會議的同期同名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負面影響。林東亮稱今年的參會人數大約300人,不及去年的400多人,不過他同時也認為國外經濟的不景氣造成了外國參會者人數的減少。會議第二天的人數也明顯少于第一天,因為部分參會者匆匆離開,趕往北京參加另一場會議。
“人還是挺多的,不過不如去年,”Hudson說。他又表示人數稍降并不是壞事,“今年在這找到的銷售線索比去年多,人數雖然少了但質量更高。”
可以肯定的是,寧波的再生會議沒有北京的會議天氣那么寒冷。Whata Waste的Smith幽默地說道:“我們是笑到最后的人,因為這里沒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