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走勢持續下行,加重了國內石化市場的看跌氣氛;化工產品成本的支撐因素減弱,前期反彈行情受到需求低迷打壓,價格逐步回歸。盡管國內經濟稍見起色,但十八大召開在即,維穩或是主題。因此在外圍及內因的共同影響下,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下跌的局面難有明顯改觀。
國內油品方面:油價下調預期持續增強,人士預期最早或于11月10日調價窗口開啟。當前投機需求低迷,下游業者購銷清淡,各地汽柴價格繼續松動下滑。下周頹勢行情或難改,價格繼續看跌。
化工商品走勢亦不佳,整體成交疲軟重心下滑,在監測的55個產品之中,有10個產品上漲,占18%,有9個產品持穩,占16%,有36個產品下降,占65%。單體方面需求不振后期走勢仍難以樂觀,芳烴類市場甲苯、二甲苯貨源增多市場承壓回落,純苯因貨緊且歐美外盤上漲而暫免未跌。苯乙烯報詢盤稀少,因需求外圍雙雙走弱,下周或持續回調。其下游酚酮、醇類、助劑類產品多在原料庫存消化緩慢,用戶持續觀望且自身成本支撐作用減弱下,價格下滑。僅丙烯酸及酯類產品繼續在日本觸媒裝置爆炸及自身供應緊張下,價格仍顯調漲態勢。下游塑料市場價格多向下整理,需求不樂觀,其石化出廠價仍有下調預期,令市場承壓下行。
此外中間體及化纖類產品走勢趨淡,昨日下跌冠軍丙烯腈成功衛冕,交易日內該產品繼續下跌300元/噸、跌幅2.26%,如預料短線看丙烯腈這條咸魚真真是難以翻身。聚氨酯及煤化工需求逐漸減少,供應量未見減少,后市難言樂觀。
綜合看,大宗商品市場疲弱的打壓下出現需求萎縮。分析認為,歐盟峰會以及美聯儲利率會議均表現平淡,加之宏觀數據也表現不佳,致使市場短期難以聚斂人氣。從近期市場預期來看,雖缺乏利好支撐市場,但空方籌碼均已打出。因此市場在消息面影響有限的狀態下應不會出現大幅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