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國林學院林產化學研究所開發的農林剩余物多途徑熱解氣化聯產炭產品關鍵技術通過國家林業局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該技術在生物質氣化供熱應用于活性炭生產、氣化過程中產生的固體炭產品應用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該項目由林化所蔣劍春研究員率領科研團隊歷時十余年完成,主要以農林生物質為原料,采取富氧氣化介質、催化劑等技術手段改變氣化產物和產品質量,通過高溫熱解氣化反應制備生物質燃氣、生物質炭等能源產品,綜合利用副產物生物質炭制備成型炭/活性炭產品,實現生物質能源與材料的綜合利用。
據介紹,該項目首創了錐形流化床生物質氣化技術與設備,研制的生產系統具有自排渣功能,密封性好,且運行穩定,操作彈性大;創新開發了生物質富氧氣化技術與焦油裂解復合催化劑,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燃氣熱值。此外該項目還首次實現了利用生物質氣化過程聯產高碳含量固體炭產品的優化耦合生產技術,利用炭產品開發出煉鋼工業保溫劑、加工成型炭及制備高品質活性炭,提高了生物質氣化技術應用的經濟性,為生物質可再生能源轉化綜合利用開拓了新途徑。
據悉,采用該項目創制的木質活性炭物理法—化學法一體化技術與裝備,我國已建成世界首套大規模利用生物質燃氣供熱的5000噸/年化學法活性炭示范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