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中旬召開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表示,目前風電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三大電源。他同時表示,要破除體制障礙,促進風電發展。
隨后,在11月下旬召開的第四屆“能源·電力·發展”論壇上,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也坦言:“市場消納問題已成為制約風電發展的最大瓶頸。”他同時承諾,國家電網加大投入,加快電網建設;并優化調度,加大省區輸電,保障風電全額消納。
就全球風電而言,近年來已有70多個國家建有商業運營風電場。2011年底全球風電裝機達到2.38億千瓦,當年新增4000萬千瓦。同時,風電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單機容量不斷擴大,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在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能源轉型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實現綠色增長,已成為全球共識。比如,歐洲提出2020風電裝機達到2.3億千瓦,德國提出2020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到電力消費35%,其中50%來自風電。
中國是目前風電裝機最多的國家,預計今年超過6000萬千瓦,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成為中國第三大電源。剛剛頒布的“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規劃,到2015風電電網裝機達到1億千瓦,2020年達到2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接受采訪時算了一筆賬:目前歐洲風電已占全部電力供應的6%,其中,西班牙占16%、丹麥則占28%。我國2011年總用電量為4.7萬億千瓦時,如果風電發電量占全部用電量的10%左右,全國需風電發電量將近5000億千瓦時,對應的風電裝機可達2.5 億千瓦;如果風電發電量占目前全部用電量的15%,全國需風電發電量7500億千瓦時,對應的風電裝機可達3.8億千瓦。
在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談到對風電現狀的感受時謹慎使用了“寒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