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集市的監管有所疏漏,但是上游的塑料袋生產能夠監管到位的話,也不會產生如此多的劣質塑料袋。所以,管好源頭的生產是根本,控制好集市的使用是重要途徑。當然,這兩個方面都不好管,需花費很大力氣。但是,不好管也得管,不然《限塑令》就會成為一紙空文。
《限塑令》頒布實施已經4年多,但是目前除了超市的塑料袋變為有償的以外,塑料袋在生活中的應用幾乎沒有減少,特別是集貿市場上依然大量使用塑料袋,而且是劣質的。
集貿市場上使用劣質塑料袋制止不了嗎?也不是的。在《限塑令》剛剛頒布實施的時候,因為管理比較嚴格,逮到違規使用的要被處罰,所以集貿市場上確實看不到彩色的劣質塑料袋,甚至連流動的攤販,即使是賣價格非常便宜的白菜,提供的也是標明“超市專用”的白色塑料袋。
現在集市上塑料袋的使用為什么故態復萌?超市為什么能夠依然堅持?是否能夠堅持監管——嚴格而持續的監管是唯一的原因。超市之所以“管住了”,是因為“好管”、“不費力”,只要管住超市這一個,就管住了眾多消費者。而集市管理的成本在這方面來說要遠遠大于超市,集貿市場有上百個攤點,點多面廣,都需要監管,只要有一家向消費者免費提供塑料袋,其他攤點為了討好消費者,使消費者“方便”,就會一哄而上紛紛免費提供。但是消費者這里免費了,總會有人買單,那這一部分費用就落在攤販的頭上,一方面得用,一方面還想盡量降低成本,咋辦?購買價格更低的劣質塑料袋就成為必然。
如果對集市的監管有所疏漏,但是上游的塑料袋生產能夠監管到位的話,也不會產生如此多的劣質塑料袋。所以,管好源頭的生產是根本,控制好集市的使用是重要途徑。當然,這兩個方面都不好管,需花費很大力氣。但是,不好管也得管,不然《限塑令》就會成為一紙空文,我們生活的綠色環保就會成為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