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其為何上漲,筆者認為有二個原因:
一、成本上升,推動粘膠短纖價格的上漲
當前,粘膠短纖成本的推動作用相當明顯。節后短絨價格順勢拉漲,油廠也陸續開工,市場貨源相對緊俏。夏津地區普纖絨報價漲至4600-4800元/噸,長絲報價拉漲至5000元/噸,優質絨需求最大,報價在5200元/噸,下游接受程度較高。新疆地區整體交投氣氛清淡,阿克蘇地區報價在4200-4500元/噸。山西地區普纖絨主流報價在4500-4700元/噸,市場需求較好。從粘膠短纖的成本來計算,按照目前10000元/噸的棉漿粕計算,生產損耗設定為市場上比較常規的14%,制成的粘膠短纖僅原料成本就達到11400元/噸,再加上6000元/噸的加工成本,1.5粘膠短纖的成本就達到17400元/噸,照此計算,粘膠短纖在高成本時代下,利潤空間微乎其微了,實際上還有拉漲的空間,再加上當前短絨和棉漿市場依舊大穩小漲,粘膠短纖的成本支撐依然較為明顯。
二、庫存合理,助漲粘膠短纖的上調
從裝置情況來看,目前粘膠短纖廠家開工負荷在75%左右,預計在2月中旬復產將提上日程,當前粘膠短纖庫存壓力不大,這也對年后粘膠短纖的上漲走勢帶來動力。由于年前的集中性采購,粘膠短纖在沉寂1個月后開始大量接單,可供貨源吃緊,粘膠廠家開開心心過年,部分廠家將訂單接到1月底。在這個利好消息的提振下,雖然年后下游人棉紗市場復工較為緩慢,開工率始終徘徊在5-6成左右,交投氣氛整體一般,但是粘膠短纖廠家并未受其拖累,依舊陸續發貨,多以年前訂單為主。部分高端廠家在貨源吃緊的情況下,將成交意向拉漲至18500元/噸,大廠家粘膠庫存緊張,企業惜售心理較為普遍。從一定程度上,庫存壓力小,使粘膠短纖上漲空間得到確立。
即使粘膠短纖近期“得意洋洋”,但是我們還是不難看出其上漲速度日趨緩慢,這主要由于下游紗廠春節假期均有一定時間的停產放假,年后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很難按時到崗,而紗廠復工情況勢必影響了其對上游粘膠短纖的采購。由于年前備貨較為充足,目前紗廠倉庫堆積了10天左右的庫存,在庫存和資金周轉的壓力下,新年度市場對粘膠短纖的需求情況仍不太明朗。
綜合來看,目前粘膠短纖還沐浴在“開門紅”的春風中,下游需求尚未恢復還未輻射到其身上。預計到了3月份預計粘膠短纖需求會集中性爆發,屆時將進一步推動整個行情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