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船迷彩偽裝涂料現狀和發展方向
2012-2-15 來源:中國涂料助劑網
關鍵詞:聚丙烯酸樹脂涂料 醇酸樹脂涂料 過氯乙烯樹脂涂料 迷彩涂料
隨著軍事高新技術的發展,偵察和制導技術的進步,國內外偵察器材日新月異。在紫外波段工作的有紫外照相器材,在可見光波段工作的有望遠鏡、光學測距儀等,在近紅外波段工作的有紅外夜視儀和CCD光學成像系統。在紅外波段工作的偵察器材有多光譜波段紅外照相器材和熱紅外成像系統等,增強了對偽裝目標的分辨能力,因而提高了對多功能偽裝涂料的要求。
海上目標由于背景比較單一,容易暴露艦船的存在。目前針對可見光、紅外隱身研究的措施主要有:①迷彩偽裝。主要有適用于可見光、近紅外隱身的單色迷彩和多色變形迷彩偽裝涂料及適用于中遠紅外隱身改變表面發射系數的熱紅外偽裝涂料;②降低表面溫度。降低主機艙溫度,發動機排氣、排水溫度,煙囪溫度。如將排氣口設在水下,對廢氣進行冷卻,廢水熱能回收;③采用隔熱墊、絕熱層,使用降低目標表面溫度的絕熱材料。如英飛魚導彈艦載發射裝置采用新研制的隔熱墊,可反射95%的熱輻射。
涂覆迷彩涂料因成本低、易施工和適用性強等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迷彩偽裝漆主要應用于野外作業的裝備,應用環境惡劣,除必須具有良好的偽裝效果外,還應滿足下述幾點要求:①涂料與裝備表面有優良的附著力;②漆膜有優良的耐候性、耐鹽霧性和耐濕熱性,不粉化、不龜裂、抗變色;③具有良好的耐化學介質腐蝕性、防霉菌;④漆膜無鏡面反射、無光或平光。
國內已研制和生產的迷彩涂料有聚丙烯酸樹脂涂料、醇酸樹脂涂料、過氯乙烯樹脂涂料等品種。聚氨酸改性的其它迷彩涂料也在研究之中,F在我國軍用的迷彩涂料一般采用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此種涂料無論是戰術技術性能還是物理力學性能均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具有廣泛的適應性。
我軍水面艦艇選用的船殼漆以丙烯酸類、丙烯酸聚氨酯類為主,顏色多采用海灰色。海軍灰色是一種接近于海洋背景顏色的保護色,屬于偽裝迷彩中的一類保護迷彩。
保護迷彩通常適用于單調背景上的固定目標和人工遮障、單調背景上的活動目標(如坦克、火炮、汽車和各種工程機械等)、軍隊的服裝、裝具等。保護迷彩的設計方案比較簡單,關鍵是保護色的確定。在單色背景上,保護色為該背景的顏色;在多色背景上,保護色為面積占優勢的背景顏色。
國內外在軍事裝備上應用最多的是防近紅外偵察的變形迷彩涂料,該類涂料除具有普通涂料的優良防護性和裝飾性外,還具有迷彩變形的偽裝作用。目標的形狀是紅外(或熱)成像系統識別和搜索的對象,恰當的紅外形狀與圖像迷彩能夠隱真示假,瞞天過海,彌補隱身材料的單一與不足,收到較好的隱身效果。即使經過隱身材料處理的軍事目標,也很難隱去其輪廓,這正是圖形迷彩所要解決的問題。戰爭經驗與研究試驗表明:實施多色變形迷彩偽裝的車輛裝備比不實施迷彩偽裝的車輛裝備的生存率,白天目視條件下能提高33%~50%,夜間微光夜視觀察下能提高50%以上。如美軍試驗表明,涂了迷彩的坦克,用遠在1000m外的微光夜視儀觀察,發現概率只有39%;而未經“喬裝打扮”的坦克,被發現概率則高達77.5%。鑒于此,人們常把變形迷彩偽裝稱為機動裝備的最基本偽裝或稱之為第一層偽裝。變形迷彩涂裝在我海軍應用不多,僅少量導彈快艇涂裝了變形迷彩涂料。
熱紅外偽裝涂料也叫中遠紅外偽裝涂料。通常采用低發射涂層,以彌補目標與環境的溫度差(及輻射差別)來實現。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有以下2類:一類稱為“吸收型”,是通過涂料本身(如使用能進行相變的釩、鎳等氧化物或能發生可逆光化反應的涂料)或某些結構和工藝技術,使吸收的能量在涂層內部進行消耗或轉換,從而無法造成明顯的溫升,減少物體熱輻射,達到偽裝效果;另一類是“轉換型”,是指涂料吸收紅外線能量并改變其反射方向,或者使吸收后放出來的紅外輻射向長波方向轉移,使之處于紅外探測系統的工作效應波段外,最終達到偽裝隱身的目的。熱紅外偽裝涂料是國內外爭相研究的熱點內容,但具體產品還少見推廣應用。熱紅外涂料是實現熱迷彩的基礎,它與可見光的兼容性仍是研究的重點,也是實現多光譜兼容性偽裝的基礎。
在未來高科技戰爭中占領先機,涂裝迷彩隱身涂料,降低被發現概率,是有效保存有生力量的必要措施。我海軍僅在某種型號艇上推廣使用了迷彩涂料,而且僅考慮了防可見光和近紅外偵查。可以說在迷彩偽裝涂料使用上,海軍尚有極大空間。目前我國已研制的隱身涂料大多只能在某一頻帶起作用,對其它波長則喪失隱身效果。對抗單一頻帶的隱身材料是遠遠不夠的,能夠對抗多種儀器探測的多波段兼容隱身材料才是兵器綜合隱身的需要,也是隱身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國外正積極進行多波段兼容隱身材料技術和隱身結構技術的研究,這兩者代表了今后隱身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目前,美、德和瑞典等國正在積極研制多波段隱身材料,其研制水平已達到可見光、近紅外、中遠紅外和雷達毫米波四段兼容。為實現艦艇的全波段、主、被動兼容隱身,寬頻譜、兼具紅外隱身性能的復合隱身涂料也是我軍艦艇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