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之所倚
無紡布作為一種新型環保材料,總與近年的一些歷史大事件結下不解之緣。
2003年,“非典”肆虐,仙桃無紡布產業卻由此走上征程;2008年,國家頒布“禁塑令”,仙桃無紡布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2009年,全球甲流爆發,以彭場鎮為代表的無紡布產業則高歌猛進,快速占據了全國市場份額的四成和全球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
三次大事件,在舉國甚至全球反思環境日益惡化之時,聰明的仙桃人抓住機遇,實現了無紡布進入全國縣域產業集群競爭力百強,彭場鎮更是捧回“中國非織造布制品名鎮”金字招牌,成為全省乃至整個中國內陸城鎮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
福兮禍之所伏
硬幣總有兩面。環保危機給新型材料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成本的上升。
2010年,就在仙桃無紡布成功突破百億元大關后,伴隨著甲流的退卻,全行業不得不面對工價和原材料雙雙上漲的壓力。再加上金融危機不斷蔓延,2011年,不少企業不得不提前“過冬”。
形勢緊迫,仙桃無紡布產業集群決定用“提高產品附加值”突圍。
彭場鎮率先對小型作坊式的企業進行兼并淘汰;對規模企業,扶持產業升級。
禍福相生轉危為機
新發、裕民等行業龍頭在提檔升級中一馬當先。其中,新發公司投入近億元,新上11條無紡布生產線,公司產品重心從低端產品轉向醫用手術服、口罩等高端醫用衛材,很快在國際市場贏得主動。去年,該公司無紡布制品年銷售額4億多元,年出口4000多萬美元,產銷量雄居全國同類企業前三甲。開年訂單便排到了6月。
外資的引進則猶如強心劑,使產業集群更加“強健”。
5月,華泰集團、兆基實業進駐,為彭場無紡布產業集群帶來11.5億元的強力注資。其中,華泰與彭場合作興建無紡布產業園、無紡布倉儲物流會展中心,兆基實業在彭場工業園興建中國無紡布物流交易中心。
12月,中國恒天入駐彭場,開建世界高端無紡布產業示范園,仙桃缺少無紡布產業標準促進中心和檢測中心的歷史宣告結束。
在產業鏈不斷邁向高端的同時,企業在自主品牌打造、重拾自營能力和定價權上,也迎來可貴的覺醒。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家規模企業成功實現自營出口,這意味著仙桃無紡布在國際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步入龍年,仙桃將著力把彭場鎮建設為“世界無紡布之都”。一個無懼世界風云變幻的產業集群,正在仙桃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