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東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康仁非接受媒體集中采訪時說,2007年到2011年,東莞市生產安全事故宗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經濟損失年平均下降率分別達到7.48%、8%、8.44%和8.89%,無特別重大事故發生。康仁非還表示,近年來東莞通過政策引導,對一些安全性差的企業實行限制性發展,甚至淘汰。“自從推出許可制度以后,東莞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減掉了約2/3”。
期待直升機參與應急救援
康仁非介紹,自第12次黨代會以來,東莞安全生產保持總體穩定、持續好轉的態勢,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狀況普遍改善,但各類事故總量依然較大,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
“東莞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人數排在首位,占整年事故死亡總數的90%,其余如因火災、工礦商貿生產事故、水上交通事故等的死亡人數占整年事故死亡總數的10%。”康仁非說,“東莞市2001年因事故死亡人數高達1000人以上,2011年因事故死亡人數達到500多人,這10年來經東莞市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事故死亡人數得到了控制,下降了一半。”
他表示,今后,東莞將強化監管網絡體系、企業主體責任、應急救援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宣傳教育體系五大體系建設。“大部分事故當中,由于種種原因,醫護人員不能及時趕赴現場實施搶救,很多人是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的,如果有直升機參與應急救援,我相信可以挽救不少人的命。”康仁非十分強調應急救援的重要性,不過在他看來,目前直升機參與應急救援,暫時還達不到這個條件。
重點引導化工產業結構調整
采訪中,康仁非還透露,目前東莞產業結構還比較復雜,勞動密集型、低端的產業占比還比較大,從業人員也比較多,安全生產的壓力也比較大。近年來,東莞通過行政許可和安全監管等手段,重點引導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是要限制油漆、涂料等低端化工生產企業重復建設,并逐步淘汰一批工藝落后、安全差、高消耗、低產出的低端企業。
“其實,東莞這幾年來淘汰了產業。比如,煙花爆竹曾經是東莞的支柱產業,在東南亞都有很大名聲,就是由于安全性差,實行整體淘汰;還有一次性打火機,也被淘汰。又如,采石場對環境和安全均有一定影響,東莞也基本上選擇淘汰該產業。”康仁非介紹,東莞對危險化學品產業的許可把關非常嚴。實行許可制度以后,東莞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差不多減掉了2/3左右。
除了政策引導,東莞還從機構設置上嚴控安全生產。“目前,全市各個鎮街均設有安全監管分局,這是走在全省前列的。并且,分局里面還專設有針對職業健康、危險化學品監管等業務的機構,推動安全監管‘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康仁非稱,接下來,還要進一步強化村(社區)安全辦建設,通過加大投入為安全辦配備足夠的安全巡查員、巡查車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