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企業制造“毒二料”玩具 甲醛嚴重過量
2012-3-16 來源:天津網
關鍵詞:甲醛 塑料垃圾 塑料玩具
您能想象自家寶貝手中五彩繽紛的塑料玩具,竟是注射器、輸液管、密封膠瓶做成的嗎?這些醫療垃圾和其他污染過的塑料垃圾正是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多家玩具生產企業制造的玩具所采用的“二料”。這樣的玩具很可能存在細菌超標、甲醛過量等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成分。在正常玩具制造廠購買“二料”需要1萬元以上進貨成本的背景下,2000-9000元的“毒二料”成了很多企業的首選。
在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一家垃圾回收站里堆滿了回收來的飲料瓶、洗發水瓶、密封膠瓶,甚至還有很多使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管、藥瓶等醫療垃圾。回收站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醫療垃圾都是從醫院收回來的。這些塑料醫療垃圾可是本地的搶手貨,它們將成為玩具廠的“二料”,現在的市場價大概在9000元錢一噸。
在澄海區最繁華的中心街道上,被回收站工人拆檢的塑料垃圾里面還摻雜著大量的沙土、舊手套以及使用過的衛生紙等生活垃圾。而這里掛著“二料買賣”字樣的店就是這些垃圾的去處。回收站負責人說,只要機器一開,他們就往一個自制的粉碎機里倒一包多的廢塑料,然后這些垃圾就直接變成了“二料”。一位“二料”供應商告訴央視記者,這樣簡單粉碎后的“二料”就可以直接上機做成玩具了。如果摻雜的沙土太多,材料會需要熔化后過濾一下,做成顆粒。而“二料”造粒廠負責人表示,他們的加工,只不過是把料給過濾一下切成粒就完了。
而這些“垃圾二料”被做成玩具的過程則更加驚心動魄。在澄海,生產塑料玩具的小工廠一家挨著一家,而且大都沒有懸掛廠名。從生產流程看,幾乎一樣,都是把原料加入機器攪拌、注塑,再經過拼裝后就成為一件件玩具成品。
在蓮下工業區,不同的工廠工人們分別將紅色、黑色等各色的“二料”倒進料斗。在澄海的很多小工廠里,“二料”直接被加入注塑機,生產出魔方、汽車、搖鈴、變形蛋等塑料玩具。
在一些玩具生產廠里,用多次回收的“二料”生產的玩具,都有股刺鼻的味道。玩具廠中一個戴著口罩的工人介紹說,這種刺鼻的味道就是甲醛!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有研究表明,兒童對甲醛尤為敏感,能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引發白血病。玩具生產廠工人卻說,“甲醛料結實,甲醛料做出來的產品結實耐用。”原來,多次回收使用的“二料”牢固度很差,在粘合過程中要使用到膠粘劑,而這就會釋放出甲醛等有害物質。當地一個玩具注塑機廠說:“產品打了一次兩次三次,應該還可以達標的。但是打五六次,回收五六次肯定是不達標的。”廢舊塑料回收五六次以上,有毒物質的污染水平就會大大增加。
生產廠的負責人拿起一輛玩具車說,“像這個汽車啊,最起碼20次了。這種就是垃圾的。”玩具業內人士透露,供應大超市的產品,一般會使用新料和質量好一點的“二料”。而那些“三無”產品玩具,通常會使用比較差的“二料”,這些“二料”有的就是用醫療器械垃圾來做的。
在澄海最大的玩具批發市場“塑料城”里,很多玩具既沒有廠名廠址,也沒有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的3C標志。而我國對塑料玩具的生產、銷售環節有著明確規定,“必須經過最基礎安全3C認證,并標注認證標志后,方可出廠、銷售”;同時,在《消費品使用說明》強制性條款中要求:兒童玩具“應標明產品生產者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但這里的玩具經銷商卻表示,“只要你賺錢,有需要賣就行了,你不要管是新料還是二料的問題。”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