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塑料市場由大約25000家公司組成,擁有員工達300余萬人。2009年,印度國內聚合物生產的產能為572萬噸。西部的古吉拉特邦是印度首屈一指的塑料加工業中心,塑料制制品生產商的數量最多,塑料企業超過5000家。
印度是世界上塑料工業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其塑料消費的年均增長速度高達16%,相比之下中國則為10%,而英國為2.5%左右。由于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估計目前已達5000萬人)和人均塑料消費量低(目前每人僅為8千克),這種趨勢很可能會延續下去。據印度塑料基金會(PlastindiaFoundation)估計,到2015年該國的人均塑料消費量甚有可能達到每人16千克。
盡管印度擁有人口達11億5000萬,勞動力亦達4億6700萬之多,各塑料公司卻紛紛提到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正是由于這一問題,導致了塑料行業技術性投資(例如自動化和傳送帶系統等)的增加。根據英國塑料聯合會(BritishPlasticsFederation)的資料,印度主要的塑料加工技術當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注塑成型,占比高達58%;其次是擠出成型,占30%;吹塑成型約占10%,此外的其它技術僅僅占2%。
除了熟練勞動力短缺之外,印度塑料行業還面臨著一個全國性的缺電問題,其電力需求缺口達12%~13%。這就使那些為塑料行業提供節能解決方案、節能機械及其輔助設備的企業面臨極好的機會。
原材料供應與需求
印度最大的私營企業集團信誠工業公司(RelianceIndustries)預計,2011年印度聚烯烴市場將增長12%,達到約750萬噸的規模。其中聚丙烯和聚乙烯消費量均會呈現兩位數增長,而聚丙烯所占的增長率最大,高達18%(消費量從220萬噸增長至260萬噸)。
來自英國塑料聯合會的數據表明,按應用范圍來細分,印度的塑料消費當中包裝占比為23%,農業占比為22%,電子產品占比為15%,家庭用品占比為10%,建筑用途占比為4%,除此之外的其它用途占比為14%。
據估計,印度聚丙烯需求的75%~80%由信誠工業公司來滿足,其余20%左右的供應則來自4家國營公司,即印度石油有限公司(IOCL),霍爾迪亞石化有限公司(HaldiaPetrochemicals),巴拉特石油有限公司(BPCL)和印度天然氣公司(GAIL)。部分是由于印度建筑行業的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約20%),對聚氯乙烯(PVC)的需求量非常之大,而國內生產僅能夠滿足需求的50%。此外,在印度國內的塑料供應商當中,信誠工業公司規模最大,其次為錢普拉斯特(Chemplast)和費羅弗勒克斯(Finoflex)(后者占約占5%的需求)。
近年來,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需求量也很大,而印度國內供應僅能滿足不到10%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EVA是由信誠工業旗下的司Relene分公提供。雖然印度是全球塑料回收再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估計該國有47%的塑料被回收),但是國內市場對再生塑料的需求,尤其是對日用塑料如聚丙烯(PP)、聚丙乙烯(PET)、聚苯乙烯(PS)、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需求依然巨大。
汽車市場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快速增長的汽車消費市場(僅次于中國),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國。2009年在印度制造的汽車超過260萬輛。據預測,2015年之前,在印度制造的汽車每年同比將增長7%。在印度的汽車制造商報告稱,在過去的12個月中,該國汽車產量已經出現大幅增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塔塔汽車公司報告銷售額增長32%,豐田基洛斯卡汽車公司(KirloskaMotor)報告銷售額增長26%,福特(印度)公司銷售額增長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20%!——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福特的緊湊車型“菲戈”大獲成功。
包裝工業
包裝用途當前在印度塑料消費中的占比最大,大約占塑料消費總量的24%左右。印度公司事務部長曾經表示,該國正在著手解除對超市巨頭如樂購(Tesco)和沃爾瑪之類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后者現時在印度僅有區區6家門店。
印度政府強調需要外商投資帶來新的技術,例如冷鏈物流系統、倉儲設施和包裝技術。這些技術將有助于減緩食品上市前腐爛變質的速度,目前每年約為40%。這一問題無疑為希望進入印度市場的外國塑料包裝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