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用紡織品中有2/3是汽車內飾紡織品,汽車內飾紡織品直接體現著汽車的個性化,并影響著汽車的舒適、環保、安全和成本等指標。
有數據顯示,一輛中等規模的汽車總共需要使用約44磅(約20kg)的紡織品。對于所有車用紡織品制造商來說,可謂是任務艱巨,因為他們的產品不僅要符合車用紡織品安全和性能的標準(汽車原始設備商和政府制定的),還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創新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如今汽車座椅面料的設計亟須創新。棉花、羊毛、馬海毛和皮革是汽車座椅面料設計者最喜愛用的材料。”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紡織學院副教授鮑威爾說,“隨著需求的演變,座椅面料將使用延展性能更好的材料制造。”
縱觀百年汽車的生產發展史,可以說汽車的發展空間也是汽車用紡織品的創新設計發展空間。“如今汽車座椅面料的設計亟須創新。棉花、羊毛、馬海毛和皮革是汽車座椅面料設計者最喜愛用的材料。”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紡織學院副教授鮑威爾說,“隨著需求的演變,座椅面料將使用延展性能更好的材料制造。”
由于生產商在轎車和卡車中加入了更多的玻璃配件,使得車內飾面料不得不提高自己的耐光色牢度。與此同時,隨著小型貨車和多功能箱式跑車的到來,耐光色牢度高的紡織品在這些車輛中得到了大量應用。
汽車內飾紡織品通常是用聚酯纖維制造的,原因有很多,一是聚酯纖維具有成本效益,二是聚酯纖維比較容易獲得,三是用聚酯纖維制造的面料可以滿足紡織品的高性能標準,如汽車行業所要求的耐用性。所謂耐用性,就是織物在一定使用條件下的抵抗損壞的性能。織物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物理、化學、微生物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織物的品種和使用條件的不同,所受到的影響程度也不同。
汽車制造商增加了1條汽車用紡織品的性能標準,即耐污染性,因為消費者一天要花很多時間在他們自己的汽車上,包括就餐。此外,汽車內飾紡織品的配色應注意其協調性,機織的滌綸織物具有光澤,針織的滌綸織物則沒有光澤,而非織造聚酯的外觀和手感很像麂皮,很多客戶表示比較中意具有柔軟手感和不輕易褪色的織物。
要不斷地和始終如一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汽車用紡織品制造商都加大了他們對產品的研究開發力度。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的Sage(賽捷)汽車內飾公司,推出了一款用于索納塔的名為YES Essentials的面料。該面料不僅可以抑制霉菌和細菌的生長,還可以消除氣味(包括揮發性的有機物)和改善空氣質量。此外,YES Essentials還具有防靜電性能。
安全帶功能從科學延至美學
人的美感是通過感官與現實的接觸來實現的,在決定購買一輛車的時候,感覺是一個極重要的因素。“汽車公司要求在他們汽車的織帶上做一個特定的編織圖案,就好像是簽名一樣。”美國田納西州織帶公司總裁伍迪說。
汽車內飾紡織品的舒適性、安全性和健康性是通過其材料的性能來保證和體現的。對汽車內飾紡織品來說,在原有的特性上,還應具有高標準的阻燃性能、耐摩擦性能、耐光色牢度、抗靜電,以及耐久性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