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本報刊登了《河里清洗銅金粉桶》一文,網友客串“記者”一路追拍了整個過程。4月25日,瑞安市環保局工作人員根據記者提供的照片和車牌號,通過瑞安市車管所查到了車主信息和住址,并找到了一涂料加工點。
4月26日上午9時許,記者隨瑞安市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王清波,來到了位于塘下鎮鳳士橋鳳瀆東路5巷3號的涂料加工點,只見鐵門緊閉,周圍靜悄悄的,敲門也無人應答。過了很久,一名中年男子才開了門。記者看到,室內堆著上百個油漆桶,一名年輕男子正拿著刮刀刮著油漆桶表面的污垢,一中年婦女幫著打下手。不遠處,有兩臺攪拌機,不過沒有作業。
據工人稱,他們將碎石粉和膠水放入攪拌機攪拌,然后分裝在塑料袋里,再用回收來的油漆桶裝好,就可運出去賣。至于價格多少、賣給誰,工人搖頭,說只有老板才知道。
讓王清波納悶的是,前日他們來檢查時,明明見到了幾十個清洗過的油漆桶,可昨日卻不見了。
原來,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前日曾來該加工點了解過情況。那輛載桶的面包車車主是外地人,他只是將自己租來的房子轉租給加工點老板。據一名工人說,當天,他在路上見到有人在賣廢油漆桶,于是他以每個2元的價格回收了幾十個,雇了兩個人在鳳士橋附近的河里清洗,清洗完后,讓房東幫忙開車運回去。
查看了加工點現場的油漆桶后,王清波稱,當日在河里清洗的不太可能是銅金粉,可能是金色涂料,“不管是銅金粉還是金色涂料,對河水都有很大污染。”
隨后,記者聯系了工商塘下分局巡邏二隊隊長楊榮海。20多分鐘后,工商執法人員來到現場,經調查,該加工點沒有營業執照,屬于無證經營。按相關規定,該加工點當場被工商部門依法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