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智能化服裝出現在市場上,就成為紡織服裝行業的一大熱點,也是一大難點。有關智能化服裝的產品越來越多,智能化服裝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然而,智能化服裝所需要的電源卻難以解決,因為這樣的電源要滿足可穿戴的需求。
據研究人員介紹,蒙特利爾理工學院研發的這款可穿戴式的電源是由一層薄薄的纖維材料制成,再與其他纖維整合入織物。為實現其可穿性,科學家在聚乙烯氧化電解質層之間加入鋰鈦酸鹽,并將其作為陽極,然后把鋰鐵磷酸鹽也加入其中,將其當作陰極。由于這三層均屬于熱塑性材料,可直接作為纖維材料織入紡織物,且與其他纖維渾然一體。這樣一來,熱塑性材料產生的電源可直接發熱,而薄薄的線路層又可構成電流帶,可流動距離達10厘米,寬度達1厘米。由于采用了多臂手工織機,這種紡織物電極使用了導電性紗線,可直接與衣服的其他部位相連。其中的棉線可確保電池面附在織物表層。
研究小組負責人認為,這種可穿式電池屬于世界首創,柔軟的鋰電池產生的電源可像流體一樣輸送到服裝的其他部位。加拿大科學家計劃將這種可穿式電池技術首先應用于織造背包和醫療監控服裝的生產上,然后再將其專利賣向更多智能化服裝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