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銀鷹升級“三重奏”
2012-5-22 來源:中國紡織報
關鍵詞:銀鷹股份 轉型升級
圍繞這一構想,銀鷹股份在業內第一個進入新疆自治區建設工廠,先后建起3條棉漿生產線,擴張產能15萬噸。連同銀鷹高密公司8萬噸高端出口棉漿產能,形成了年產23萬噸生產能力,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棉漿生產企業。2010年,公司在南疆建立根據地,成立新疆銀達纖維有限公司,擴張產能3萬噸。公司棉漿產能達到26萬噸,進一步鞏固了世界最大棉漿生產企業的地位。
“與對手的競爭,從原料就已經開始了。”李勇說,“新疆的項目可以就地取材,因此更加節省成本,并且我們的到來有力地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化進程,繁榮了二三產業,為地方政府轉移富余勞動力提供了支持,可以說是互惠雙贏之舉。”的確如此,新疆銀鷹工貿建成投產以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已累計上繳稅金3億多元,連年位列塔城地區第一名。為當地安置就業1200多人。
銀鷹股份發展東部的步伐也沒有停止。經過多年努力,公司在東部基地高密的棉漿生產實現了重大突破。高端棉漿研發能力和制造工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司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高端棉漿制造商。其中最高端的醋酸纖維素用漿,世界上僅有兩家公司能夠生產。
2010年,東部最后一條普通纖漿生產線升級改造為出口漿生產線。至此,公司東部基地全部轉產為特高檔棉漿生產。2012年,“國家功能性漿粕研發生產出口基地”落戶銀鷹,充分證明了公司雄厚的科技研發實力,也是對公司推動行業發展的充分肯定。
圍繞“西部傳統,東部精化”的發展思路,銀鷹股份兩大板塊建設穩步推進。在此進程中,李勇立足企業可持續發展,主持建設了自備電廠,先后在東部基地建成總投資2億元的熱電聯產項目及其配套工程。在西部基地,已經實施和后續謀劃發展的項目全部配套建設熱電聯產設施。目前,公司自備電廠年發電量4億千瓦時,供汽200萬噸,全公司實現電汽供應自給自足,為下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能源基礎。
瞄準高端 進軍新興產業
作為傳統產業,在實現了產品品質的上檔升級和產業布局的科學合理之后,李勇思考的已不僅僅是企業如何向前走的問題,而是如何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有效規避風險的問題。發展一些新東西,向新材料領域跨越,全面進軍新興產業的思路在他的腦海中躍然而出。
當看到許多世界500強的企業在用銀鷹生產的棉漿粕做纖維素醚時,李勇看到了新的商機。“纖維素醚被譽為‘工業味精’,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外國人用我們的產品能做出科技附加值那么高的東西,我們自己反而不能做,甚至不想做,這也太不應該了。如果能夠依托公司棉漿優勢做出高檔的纖維素醚產品,那么不僅可以延伸產業鏈,而且可以增加新的效益增長點。”李勇將發展纖維素醚產品與公司自有產品優勢緊密結合。
纖維素醚是一種以高檔棉漿為原料制成的具有醚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日化、涂料、印染、油田、聚合、建材等行業,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在李勇的主持及推動下,以纖維素醚項目為突破口的銀鷹新材料產業園在東部基地拔地而起。園區總投資30億元。李勇計劃投資7億元,分三期建成1.5萬噸纖維素醚產能規模。目前,項目已完成一期工程,產能4000噸。現有生產線是中國唯一的纖維素醚柔性生產線。除少量引進國外設備外,其余全部為國產設備。另外,配備了DCS自控系統。羥乙基纖維素等各類產品均達到國際產品品質水平。
“‘十二五’期間,我們還將規劃建設高檔棉漿粕、純棉特高檔生活用紙等項目。依靠新興產業,加速公司轉型升級,實現企業新一輪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談到未來,李勇信心百倍。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