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未來五年甲醇行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未來五年,我國甲醇行業要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嚴格控制甲醇產能的盲目擴張,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研發,延長產品鏈條,積極拓展下游應用,實現甲醇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促進由甲醇大國向甲醇強國的轉變。發展的重點將在以下方面。
1.合理調控甲醇總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要從提高能源轉化效率、優化產業布局、嚴格準入條件三個方面,加強對產業發展的引導。嚴格新建項目的審批,提高準入門檻,遏制盲目建設。建立健全市場機制,加強市場機制對于淘汰落后產能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通過先進產能替代落后產能,實現總量平衡和產業布局的合理調整。
2.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產業布局
鼓勵強強聯合、兼并重組。支持業內龍頭企業、能源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合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臵,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大型化和集約化的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
按照園區化、集約化模式和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能向資源地集中。促進我國西北地區甲醇下游產業鏈的發展,提高甲醇產品的就地消化率,減少低值液態產品運輸。
3.加快原料結構調整
完善和提高水煤漿氣化、加壓粉煤氣化(000968)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水平。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具備資金、資源條件的企業進行原料結構調整,減少對天然氣和晉城無煙煤的過度依賴。積極發展以焦爐氣為原料生產甲醇,促進焦爐氣資源的有效利用。
4.積極推進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轉變發展方式,鼓勵企業向延長產品鏈、產品多元化方向發展,實現產品的高性能化、專用化和高附加值化。改變目前甲醇基本作為商品出售、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弱的狀況。
鼓勵甲醇企業發揮自身技術、經濟優勢及所在地資源優勢,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新能源等領域中的高技術含量、有市場需求、附加值高的延伸產品,優先選擇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型產品。加快甲醇制烯烴示范項目的完善、評估及成熟技術的適時、適度推廣,積極推動甲醇燃料及甲醇下游新產品、新技術的市場研發。
5.以自主創新引領行業技術進步,淘汰落后技術和裝備
加強前沿技術、核心技術裝備的開發研究。重點開發進一步大型化和提高氣化壓力的國產化干煤粉氣化技術,高效率的大型國產化壓縮機技術,高效、低壓、大型化甲醇合成技術。推進煤的潔凈利用,提高高灰、高硫、低熱值劣質煤的綜合利用水平,推廣褐煤高效潔凈綜合利用技術。推進百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甲醇裝臵的國產化。
推廣連續加壓煤氣化、低壓法甲醇合成、精脫硫、中低壓甲醇合成催化劑等先進技術,提高裝臵技術水平;淘汰和限制落后的工藝和設備,改善企業裝備狀況。
建立具有專業優勢的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提升企業技術水平;建立企業培訓體系,提高員工素質;促進產學研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研發資金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甲醇企業技術研發費用應不低于銷售收入的1%,并且應逐年增加。有條件企業的研發投入應達到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不低于3%的要求。
6.開發應用清潔生產和環保技術,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
統籌兼顧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推動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加快新型節能技術推廣應用,充分利用生產過程余熱、余壓,實現能量梯級利用,降低原材料及動力消耗。加大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的投入,全面推廣廢氣廢固資源化利用、循環冷卻水超低排放、氨法鍋爐煙氣脫硫等技術,搞好三廢的資源化利用。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著名有機化學家喬治A〃奧拉教授2006年發表的著作中,針對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提出一個解決能源問題的新概念:甲醇經濟。他認為“由CO2制得甲醇,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燃料。甲醇也很容易經脫水生產乙烯和丙烯,從而轉化為合成烴類及它們的衍生品,因此甲醇可以解除人類對正在不斷減少的石油和天然氣(甚至煤)資源的依賴。同時,通過對過量排放的CO2氣體回收循環利用,我們可以減輕或消除由于人類活動造成全球氣候變化(即全球變暖)的一個主要因素。”“甲醇作為一種燃料和能源載體,可以創造一個時代。跨越油氣時代——甲醇經濟。”因此,我們對甲醇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只要抓住機遇、措施得力、管理有序,中國甲醇產業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黃金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