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乏力時期獲得成功的日本企業,大多憑借的是建立核心優勢來開發增值產品,并為這些產品找到新的銷售渠道。
東麗(Toray)就是一家這樣的公司,該公司近40%的收入和約三分之一的營業利潤來自纖維和紡織品,這種業務過去已經從發達國家轉向成本較低的新興市場。
讓東麗得以擺脫英國Courtaulds(最終被分拆并出售)等行業先驅命運的,是該公司決心堅持基礎研發,盡管這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取得成果。一個主要的例子是,東麗拒絕放棄碳纖維,這種材料重量極輕,但非常結實,由于看似缺乏可帶來盈利的應用,包括Courtaulds在內的業內很多企業最終都放棄了這種材料。
野村證券(Nomura)研究機構野村綜合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咨詢顧問Daisuke Taniyama表示:“東麗對來自分析師的放棄(碳纖維)業務的壓力說不,并表示碳纖維是其優勢之一!
東麗認為,碳纖維可以被用來制造飛機,因此上世紀70年代,該公司高管曾多次訪問波音(Boeing),來推銷這一想法。30多年后,東麗正與波音在787夢幻客機(787 Dreamliner)上合作,碳纖維占這種飛機機體總重量的50%。
“重要的是要有長遠的眼光,”東麗高級副總裁齊藤典彥(Norihiko Saitou)表示,“那些面臨創造強勁季度業績壓力、或者每幾年就更換高級管理層的企業,無法做到東麗所成就的!
同樣重要的是,東麗決定繞過重型機械制造商,直接與波音合作,這些機械制造商通常會購買東麗的材料,將其加工成零配件并供應給波音。
東麗還與服裝品牌優衣庫(Uniqlo)建立了開創性關系,兩家公司稱這一關系是一種“實質上的整合”。
這種合作帶來了創新性的新型紡織品,例如Heattech和Sarafine,前者采用通過吸收人體水分發熱并保溫的高技術纖維,后者吸收水分讓使用者在夏季高溫下保持身體干爽。
齊藤典彥表示,在為其材料開發新的應用方面,東麗與這些公司的緊密合作至關重要。“很多日本企業認為,如果沒有發明,它們幾乎就沒有任何價值。東麗也曾經這樣認為,但后來發現,客戶擁有東麗所不具備的專業技能!保ㄕ浴度毡鞠缕侣飞系内A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