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上海工程公司承擔的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項目:百萬噸乙烯配套廢水處理技術優化及工業應用,通過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組織的技術鑒定。
百萬噸乙烯配套廢水處理技術優化及工業應用項目,針對鎮海煉化百萬噸乙烯外排污水現狀,以及處理后排放指標要求,通過國內現有大型乙烯配套污水技術調研,經過技術對比研究,在預處理部分,創新性地將唯一的隔油設施設置在污水調節罐內,節省了占地面積,提高了隔油效率;在生化處理部分,首次采用生物流化床+活性污泥法+生物流化床的組合工藝。
該工藝具有承受水質、水量沖擊,確保穩定的生化降解效果,縮短了深度處理的流程;在深度處理部分,采用氣浮濾池作為回用水處理工藝,該工藝具有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質穩定,占地少,能耗低等特點,首次應用于室外布置,降低了工程投資;在污泥處理部分,首次采用帶式干化工藝,實現污泥最大程度減量化,解決了現有技術處置大量危險廢物的難題,主要設備實現了國產化,降低了投資費用;在廢氣處理部分,設置了廢氣收集和處理設施,解決污水處理場惡臭問題。上述優化組合工藝,使污水處理場無二次污染,循環利用,成為真正的環保設施。
通過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配套污水處理場工業應用,表明該優化流程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能耗較低;低鹽污水出水實現全部回用,每年節約新鮮水量130萬噸,節約操作費用156萬元;高鹽污水出水優于排放標準,每年外排COD總量降低40%;污泥干化后含固率達到90%,污泥量減少83%以上,每年節約污泥處置費用135萬元;惡臭氣體得到有效控制,場地無臭味。目前,該技術已申請專利5件,獲授權3件,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同類裝置先進水平,具有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賈鵬林處長,股份公司化工事業部、生產經營部、發展計劃部、科技開發部、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燕山分公司、青島安工院等專家,組成的專家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提供的技術資料齊全,數據可信,完成了中國石化科技開發合同規定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