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輪胎工業因受到全球經濟減速影響,輪胎出口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加上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不穩定,成本難以控制等因素影響,生產經濟運行十分艱難。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輪胎制造業每股收益為-0.102元。
另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橡膠制造業的*ST黃海每股收益虧損1.25元。此外,青島雙星2011年只有微利,每股收益僅為7分錢。
業界人士分析指出,國內輪胎企業實際上面臨著雙重考驗,一是快速上漲的原材料價格,二是繼續失去美國市場份額。兩大因素將使得輪胎企業在2011年面臨更為復雜的環境。
2010年12月13日,世貿組織爭端案專家組未裁定美國針對中國輸美輪胎所采取的特保措施違反世貿規則。
2011年,輪胎特保案執行特別關稅對國內輪胎企業造成的實質性影響已經形成,我國輪胎企業出口美國受阻,失去了當時將近40%的海外市場。
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ST黃海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19億元;青島雙星、寶通帶業和雙箭股份、三力士、美晨科技、S佳通和黔輪胎A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皆在億元以下;賽輪股份、雙錢股份、時代新材、風神股份、中鼎股份和奧康國際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皆在億元以上。
點評:與國際頂尖水平相比,國產輪胎的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差距并不大。但仍有差距,中國輪胎業應該思考轉型升級,不僅在價格上產生優勢,同時還要生產高質量輪胎產品并形成優勢,這才是今后中國輪胎企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