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馬橋經編總部時,眾記者圍住馬橋街道黨委書記、浙江海寧經編產業園管委會主任濮新達,就各自關心的問題向他提問。有記者關注歐債危機對經編產業的影響。濮新達介紹說,園區的部分企業受歐債危機的影響,訂單下降,出口減少,今年1~4月,實現工業產值59.59億元,同比下降2.1%;實現銷售54.155%,同比下降5.7 %;盡管受到一定影響,但全區仍實現利稅1.95億元,同比增長12.1%。分析原因,主要是經編行業設備先進、技術含量高,用工成本低,一些經編產品如汽車內飾材料通常是長期訂單,受到的影響較小。一位記者就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尋找答案。濮新達說,馬橋產業園去年成立了兩家民間擔保公司,努力與銀行協調,重點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目前兩家擔保公司已為園區60多家經編企業提供了貸款擔保,正在進行的還有20多家企業,融資難題可得到部分緩解。
走基層,看紡織,媒體團參觀了浙江萬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它的前身是一家國有企業——海寧經編針織廠。2000年,萬方公司整體改制為民營企業,這個建廠30年的老企業,見證了海寧經編產業的發展歷程。公司總經理毛偉華說,經過30年的發展,萬方公司已從過去只能生產簡單經編蚊帳產品的企業,發展到目前產品涵蓋服裝、裝飾、產業用領域,集經編、染整為一體的現代化新材料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生產經編汽車內飾面料和功能性面料,是日本本田、雅閣公司和國內汽車生產廠商面料最大的供應商。他們所生產的防水、拒油、抗靜電汽車內飾面料,在國際市場占有率達10%。
據了解,萬方公司的汽車面料占到公司生產面料的55%,2011年產能達到750萬米,實現產值2.5億元。除此之外,公司開發的防靜電面料、黃麻內飾面料、三維間隔織物等功能性面料,成為公司占據國內、國際經編市場的“搶手貨”。記者們參觀了公司的經編車間、染整車間,德國先進的經編機,整經機和進口染整烘干機,這些設備是公司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在參觀為日本尤尼吉克公司生產開發的醫用功能面料時,記者注意到,這種35%純棉、65%的滌綸加導電纖維的新型功能面料,具有吸濕排汗、抗靜電,防輻射等突出特點,而且刮破后不脫線、不掉毛。雖然每米面料價格在35元左右,但仍然受到客戶青睞,一年的出口量達幾十萬米。“今年我們要整合周邊資源,增加機織和緯編產品的加工能力,使汽車面料占有率達60%以上。預計全年產值有望達到3.25億元;明年汽車面料占比要達到70%,完成產值4.2億元。”毛偉華說。
中國經編萬里行走進第一站海寧,隨行采訪的記者們感受了經編產業的新魅力。從毛絨玩具到風力發電;從人造器官到航天技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經編產品,其應用領域的廣泛與高科技的成果,讓記者看到了經編產業的無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