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巴西發現新的石油儲量,加上中產階級日益壯大,巴西塑料行業增長前景喜人。但盡管如此,在爭奪本國市場的競爭中,本地生產商仍不敵更具價格優勢的進口品。
據位于圣保羅的巴西塑料工業協會(Abiplast)稱,巴西在2011年的全國塑料總產量同比下跌2%,其中層壓板和包裝材料的跌幅最為明顯。去年巴西的塑料消費額攀升13%至310億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日益發展的本國市場還蘊藏著很大的潛力供本國生產商來挖掘。
實際上,2011年巴西的塑料產品進口攀升了20%,而巴西產塑料產品的對外出口增幅僅為2%。
Abiplast主席JoséRicardoRorizCoelho在IHSInc.公司主辦、于5月10日在圣保羅召開的拉丁美洲石化與聚合物會議上說:“進口產品正在搶奪巴西本國塑料生產商的市場份額。同時,我們在2008年-2011年的貿易逆差翻了一倍,讓人更加擔憂巴西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低下!
巴西企業認為,他們當前面臨的窘境是多項不利的政府政策所導致的。
巴西征收的公司稅居于全球最高行列,高達33.6%。而印度塑料企業只需繳納10.3%的公司稅,哥倫比亞則為13%,墨西哥為16.7%,中國為18.4%。
巴西的利率也是全球最高的。考慮到巴西貨幣的升值,當地的勞動成本也在全世界位居前列,占到產品最終價格8%,比全球加工企業的平均勞動力成本支出高出23%。
巴西塑料加工企業的能源成本支出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意大利,即便巴西擁有十分綠色的能源,而且大多采用價格低廉的可再生來源制成,比如水電和甘蔗。巴西的能源結構與加拿大很相似,但巴西最終用戶的能源成本卻要高出182%,這主要是高稅收所致。
巴西的逆向運輸系統的成本也是所有拉丁美洲國家中第三高的,僅次于阿根廷和秘魯。巴西的物流成本估計吸收了20%的GDP潛力和7.5%的企業凈收入。
由于這些成本的負擔,加上去年巴西雷亞爾對美元匯率被高估,雖然對進口塑料開征了16%的進口關稅,進口產品仍與本國產塑料平起平坐,甚至競爭力更強,RorizCoelho這樣說道。最近幾個月巴西雷亞爾匯率下跌,讓本國生產商松了一口氣;在5月中旬,美元對巴西雷亞爾匯率跌至1:2,這是2009年7月以來的首次下跌。
如果有任何一個市場可以克服這些挑戰的話,那毫無疑問就是巴西了。近十年來,巴西的中產階級不斷發展壯大,這一階級主要是15歲-40歲的人群,是推動加工與包裝食品等領域形成新興消費習慣最理想的消費群體。
隨著本國石油與天然氣產量可能大幅增長,未來十年塑料生產商的原料成本可能顯著減少。而且將在很長時間里有各種私營和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相繼投入運作,比如巴西將在2014年舉辦足球世界杯,且是2016年的奧運會東道國。
巴西大約11524家塑料加工企業基本上都集中在最南部和東南部地區。
最近這一行業一直在向中西部地區擴張,以供應當地日益發展的農業企業。
RorizCoelho說道,雖然巴西企業一直以來都對高額稅收和不利的匯率叫苦不迭,但希望做大的塑料企業必須更積極地謀求發展。根據Abiplast的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巴西加工企業的新設備投資額比上年減少4.7%至24.4億美元,研發投入比上年縮減了38%,為6465萬美元。
同時也是位于阿根廷Olivos的薄膜生產商VitopelSA公司負責人的RorizCoelho說道:“我們尚未具備必要的技術,來幫助巴西本國企業生產出可與國外競爭對手在質量上相抗衡的[塑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