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貿易都變得快捷便利。地域化的禁錮逐漸被打開。全球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這包括全球化的生產、全球化的供應和全球化的管理。全球化供應鏈管理的實現把供應商、制造商、獨家代理商、分銷商等所有環節聯系起來,通過供應鏈中各環節的信息網絡盡快把握真實的需求與準確的需求量,并把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情況及時反饋到企業的中央管理系統,并通過信息的實時共享,組織快速供應,使物流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生產、分銷環節變成增值的品牌產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
輪胎作為橡膠領域主要的制品,需求量逐年攀升。雖然不同區域的需求量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輪胎是每個地區都必須的產品。不論汽車市場的興與衰,輪胎在各個橡膠產品的貿易中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主角。
我國的輪胎產品大量出口往歐洲、美洲、日本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降低市場風險,增強企業發展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全球化的供應和生產成為必然選擇。如今,市場競爭變得尤為激烈,歐美還相繼出臺各種標準和法規限制我國輪胎產品的出口。筆者認為,全球化的生產管理或許是突破這些屏障的一個好方法。將整個供應鏈變得國際化,讓更多外企也加入進來,提高產品整體質量水平。幫助重新打開歐美市場,推動我國輪胎企業的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