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油氣資源領域,《意見》提出,鼓勵和規范國有石油企業與民間資本合作,在合作區內,國有石油企業負責審查合作區域的勘查開發方案。而在非傳統油氣資源領域,態度更為“開明”,《意見》明確,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投資主體依法開展頁巖氣、煤層氣、油砂、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查開發。
不可忽視的是,目前我國頁巖氣發展尚屬起步階段,各項鉆井開采技術不夠成熟。面對企業技術與資金雙雙面臨窘境,即便國家鼓勵準入,民間資本也不敢貿然行動。
據卓創天然氣分析師李艗譞介紹,目前我國一口頁巖氣井的資金投入達到1億元,要想實現600億-1000億立方米產能至少需要上萬口頁巖氣井,目前我國僅有63口實驗性質的頁巖氣井,國家的補貼投入根本填不上這上萬億的資金缺口。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由于存在資金技術門檻,頁巖氣在起初幾年是否能夠盈利還不能確定,盡管前景美好,但民資能否“熬得住”是個問題。
而在盈利前景上,目前由于國內能源價格難以市場化,民資收益難以保證。如果民資成功入主一次性能源上游領域,并熬到了產業成熟,還要面臨產權的不確定性。林伯強就談到,當年的山西煤改(山西煤炭資源整合行動)收編了當地多家小型煤礦產權,這個經歷大大削減了民營企業入資能源行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