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及企業競爭力診脈
2012-6-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玻璃纖維行業 競爭力
在繼續提高裝備水平方面,要把節能減排作為重點考慮的因素。因為節能減排是我國的總方針,上個5年計劃走過來,建材行業承認玻纖制品增強塑料行業是低能耗行業,說明這個行業在節能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一些大型玻纖企業在前面領頭。但是最近很多企業都在進行改造,提升設備水平,淘汰的設備通常是給別的企業接走了繼續用。
對于全行業來講,裝備水平的提高可參考兩個標桿。第一個標桿是2011年全國工業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率是22.1萬元/年,這是全國的工業平均水平。如果說你是一個先進型的企業,那你就應該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一點,低于平均水平就不算先進了,所以我建議把這作為標桿,每個企業都要努力奮斗,算算看今年的銷售收入人均多少。現在員工工資每個月低于3000元的很少,再少就出現用工荒了,當然這個包括保險費用在里面,歸根究底還是要提高人均勞動生產率。第二個標桿是萬元增加值的能耗要低于1噸標準煤,在這方面國家以平均值來衡量,比如說在建材方面玻纖還是比較先進的,但這也說明玻纖平均低于這個水平,如果高于這個水平就會慢慢進入高能耗行業,國家就要出措施限制其增長。
二是企業要十分注重應用和開發。一般來講,好的企業注重應用與研發,而后進的企業不大注重,因為玻璃纖維這種材料你不去用就沒有市場。這里特別提醒一些做大路產品的企業,譬如生產網布的企業很多,有的企業規模不小,而且出口量還相當大,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生產的網布有哪些用處,完全把銷售托付給經銷商,這說明開發意識不夠強。企業要清楚這個東西上哪兒去用,而且還要盡量想辦法加強與應用單位的合作。我也專門給這些企業講過他們的網布都做什么用。比如說,你生產五六千萬平方米的網布,其中相當比例是你的專有,人家就認你,這個時候你的網布才能賣高價,才能夠具有競爭力。其他的玻璃鋼產品同樣有這個問題。你生產這個東西做什么用,用戶反映怎么樣,人家還有什么改進的要求,希望企業把這些當成市場的很突出的問題來研究,并作為企業經營方針里面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三是企業不要簡單盲目地擴產,要分析市場,要有風險意識,要突出自己的長處。我前邊舉的幾個中小企業成長的例子,往往都是自己配套慢慢形成自己特色產品的。建材行業公布的4月份經濟形勢報告顯示,玻纖有17%左右的同比增長,現在不少企業還在增量,這個增量可能在20萬噸以上,不是原有產業生產能力的提高,而是新增生產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其中電子紗占一半。電子紗的增量已經達到4.1萬噸,有一部分在中國臺灣,有一部分在中國大陸。中小企業如果盲目跟著走,小增量可能擠不過大增量,所以他們應該考慮擴產究竟有沒有競爭力。
四是企業在經營發展思路里要力求有自主產權。自主產權不是樣樣要最高端,比如我要承擔一段生產,那我的第一步是把生產中的薄弱環節解決;第二步是要把這一段生產優化組合一下;第三步是將這一段生產的東西達到全國先進;第四步是去查我們產品的全國名牌。用這種步驟來追求自主知識產權的東西,就是從低檔向高檔的邁進,不要老跟在人家后面走。我們現在發現不大景氣的企業是今年看人家做這個他就做這個,明年呢還沒跟上結果人家又變了,老是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頭轉。這樣損失太大,自己的東西積累又少。自己要積累就要專門動腦筋下功夫,老板可以積累,也可以由技術人員來積累,還可以請師傅們來積累。不管怎么樣,什么檔次都要追求好,然后是自己的經驗加自己的創造得出自己的產權。(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顧問 姜肇中)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