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業是近年來遭遇國外貿易壁壘最多的產業之一。山東的輪胎產能占據了全國半壁江山,在今年山東省外貿出口整體增幅不大的形勢下,山東輪胎卻依靠“技術、品牌”戰略,在逆勢中實現了強勢增長。
日前,幾款新輪胎在玲瓏集團的生產車間下線,這是企業為應對歐盟即將實施的“輪胎標簽法規”而推出的新產品。美國特保案、歐盟噪音認證、反傾銷調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貿易和技術壁壘擋在中國出口輪胎面前,考驗著企業適應市場和技術創新的能力。在危機面前,廣饒縣八家最大的輪胎企業聯合起來,統一進行原材料的采購。
山東永盛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國貿部經理宋健表示,這8家企業的產能占到全國產能的五分之一,在采購中實行抱團采購,成本有了很大的節約,對于利潤空間來說有所提升。
經歷過“貼牌生產”的初級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培育自主品牌的重要。金宇集團放棄眼前利益,減少貼牌產品的比例,下大力氣進行自主品牌的海外推廣。金宇輪胎集團戰略發展部經理王曉宇表示,貼牌不是長久之計,企業發展的話還是需要自己的自主品牌。他們現在在海外也注冊了很多的商標,進行了品牌的保護,在海外的產品絕大多數都是他們金宇的自主品牌。
數據顯示,2011年山東輪胎出口交貨值78.34億美元,同比增長54.06%。今年1-5月,山東輪胎出口交貨值32.67億美元,同比增長29.4%,比全國出口平均增速高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