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濾與分離用纖維:應緊隨潮流趨勢
四川省紡織科學研究院高技術纖維研究所所長王樺告訴記者,過濾材料品種不斷增多是不爭的事實,單從材質而言就有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無機纖維和金屬纖維等,而近年來我國也自行開發了包括芳香族聚酰胺、聚酰亞胺、聚四氟乙烯等耐高溫濾料,從各種工藝參數和成品實驗的結果來看,也基本能夠滿足國內粉塵排放企業的需要。比如聚四氟乙烯,其最高使用溫度可達到260攝氏度。“但在我看來,技術還不是最值得擔心的問題,比技術更值得關注的我認為還有兩點。”王樺表示,包括專門生產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的纖維生產企業在內,國內多數纖維生產企業并不了解國外纖維生產的最新趨勢和發展水平,因此,消息閉塞成為很多企業發展不良只能做低端產品的絆腳石之一;“還有部分企業喜歡墨守成規,習慣用一種材料生產,而放棄更好的選擇,這對企業發展也相當不利。”
除了粉塵過濾,液體過濾也是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應用的主要領域。據天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宏偉介紹,“當前國內水處理組件所需要的纖維首先要有很強的抗污能力,但目前國內多數纖維生產企業的技術還無法達到上述要求,普遍還依賴進口。”近年來,天津工業大學在這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據了解,目前天津工大采用了輻射接枝技術制備了大通量高抗污染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纖維膜,抗污染性較傳統技術提高50%以上,此外,由于采用了低壓技術,能耗水平也降低了15%以上。
土工與建筑用纖維:市場亟需細分
對于土工與建筑用紡織品來說,由于其特殊的過濾、排水、隔離、加筋、防滲、防護作用,也就對相關纖維提出了高強、定伸長、超耐磨、耐酸堿纖維、可降解、耐老化、隔音、阻燃等各種功能性要求。加快功能性機織或經編土工布、土工膜(格柵)開發應用,注重新型土工用紡織品的生態化開發,突破輕型建筑用永久性膜結構材料的產業化技術,開發新型高技術土工合成材料加工技術,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與要求。
山東宏祥化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占明告訴記者,土工合成材料用纖維主要是丙綸短纖維、滌綸短纖維、滌綸長絲、玻璃纖維、裂膜絲、碳纖維等。
“但是目前,土工合成材料用纖維還沒有形成市場細分,差別性和專業針對性差,再生纖維較多,在這個領域,高性能纖維的開發還有待提高。”崔占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