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拔牙” 攻堅漿料工藝難題
漿紗工序被形象地稱為“老虎口”,高比例滌/棉細支高密經紗是各類經紗中上漿難度較高的一類,如何實現“虎口拔牙”?
漿紗作為紡織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工序被形象地稱為“老虎口”。它賦予經紗承受織機上激烈機械負荷的能力,即保證經紗的可織造性能。目前紡織產品正向著高附加值、高收益、高織造難度的方向發展,高緊度產品所占的比例大為提高。這些高難度產品對經紗上漿的要求很高,要求漿料具有卓越的成膜性和良好的漿膜性能來提高漿紗的耐磨性能,以減少經紗斷頭率,保障織造效率。
高比例滌/棉細支高密經紗是各類經紗中上漿難度較高的一類,交織點多、打緯次數多、耐磨性要求高;支數愈細,紗的捻度愈大,纖維間空隙小,再加上滌綸是疏水性纖維,漿液對這類經紗的滲透難度大,漿料與紗線粘著力也較小;高比例含滌紗的毛羽較棉紗多,且毛羽牢度高,對毛羽服貼的要求高。否則會造成開口不清、效率下降、織疵上升。
為了應對這些難題,江蘇省漿料研發中心開始致力于研究新型的環保漿料和助劑,改進紡織漿紗工藝,減少漿紗生產對PVA的依賴性,從此大幅度降低紡織經紗上漿生產過程中對PVA的用量,降低廢漿廢水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李世安介紹,“公司針對目前的行業形勢,研制開發強粘高韌性聚醚酯生態漿料來取代滌綸上漿中的PVA,解決滌綸上漿離不開PVA的難題,經過一年來研究開發,技術上已經取得了突破,產品經檢測,對滌綸的粘附力大大高于PVA變性淀粉,漿膜韌性優于聚酯,經過上漿實驗對比,在滌綸上漿中取代PVA比變性淀粉PVA和聚酯有更大的優勢,能夠比聚酯和變性淀粉更大比例的取代PVA,穩定提高了織機效率。”
牽手高校 加強高端產品研發力度
得益于東華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徐州眾恒借力實現漿料產品的配方設計。
據李世安介紹,徐州眾恒非常重視與高校的合作,公司先后與東華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全國漿料檢測中心主任祝志峰教授、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副院長郭建生教授等20余位權威專家的加盟,更是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科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