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價走低有助調整到位
上半年,國內純苯市場走出了一個先升后降的“∩”型行情,6月下旬國內價格剛好回復至年初水平,消費量較年初增長,致使國內庫存下降。預計進入7月份后,產銷仍會有一個下降過程。
由于產銷存在一個相對滯后期,短時間的庫存增大不可避免。但庫存大幅升高的可能性不大,并且不排除國內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低價放庫后造成一時的貨源緊張現象的發生,引發市場的上下震蕩,更加有助于行情的深度整理,調整到位。
震蕩筑底有望調頭逆轉
基于6月份國內部分純苯企業檢修,以及當月降價放量的原因,庫存快速下降。并且目前下游苯乙烯等單體價格輕微反彈后,生產虧損局面緩解,對純苯市場呈現了小幅支撐。另外前期受生產事故影響的八一化工也已正常開工,增加對純苯的需求采購,其他苯胺、苯酚、環己酮、雙酚A等產品開工也趨平穩,潛在需求增大。雖然目前原油價格仍存下跌空間,但純苯現貨在庫存低位的情況下,價格將存有較強的支撐。在量縮、價降、庫存低的典型特征下,底部形態初顯。
進入7月份后,吉林石化、克拉瑪依以及中原乙烯等芳烴裝置重啟,撫順石化最新擴建乙烯裝置計劃8月開車,國內純苯總體供應能力增加,不排除市場仍沿下行通道慣性走低。但受國內焦化行業限產嚴重影響,焦化苯、加氫苯產量必然增長有限,并且由于近期焦化苯、加氫苯連續走跌,下游順酐、氯化苯、2,4-二硝基氯苯等產品利潤空間釋放,如氯化苯逆勢走高,2,4-二硝基氯苯也開始企穩,終端染料行業在經過了半年的庫存消耗后,目前也有開工生產補庫計劃,基本能消除新增純苯沖擊市場的因素,后市可能調頭逆轉。
出口將成為后市調節閥
中國是世界產苯大國,出口量的增減已成為調節國內市場的重要砝碼之一。
二季度歐美純苯價格一直高于亞洲市場,因此亞洲純苯沒能順利發往歐美市場,造成亞洲純苯市場下滑。但隨著國際運輸的暢通,6月下旬開始,亞洲純苯發往歐美開始增多,價格也有所反彈,并且高于國內市場。7月份將進入一個重要的市場整理期,如調控得當,有望迎來行情拐點。
拐點的形成離不開出口這一重要調節閥的作用。如國內下游市場能平穩增長,整體化工環境得到改善,8月份后純苯將迎來平穩回升行情。反之,下游市場如繼續低迷走軟,需求下降,純苯企業為保證國內市場價格的穩定,加大出口必然成為其主要選擇之一。屆時,純苯市場仍然會再度面臨震蕩調整行情。
經濟穩中求進形成支撐
國際方面,歐債危機趨緩,希臘短期內“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銳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人士的擔憂情緒。國際原油價格在6月份探底后已開始逐步企穩反彈。今年首個歐佩克會議宣布維持每天3000萬桶的產量上限不變,假如沙特等國能適量減產以達成產量目標,對于國際油價而言可謂難得的利好。截至7月3日國際油價收盤WTI87.66美元/桶;周漲幅達到12.8%,創下自5月底以來的最高收盤價。另外,預計全球各大央行都將進一步采取刺激性措施以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對重要基礎性化工原材料也將形成重要的支撐因素。
國內方面,進入2012年以后,經濟增長率呈現繼續下行態勢,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兼顧穩增長、穩物價目標,但實際操作逐步偏重穩增長。這將促使相關行業產品價格的回升,其中,五六月份的房價、物價統計數據已顯示,部分地區房價開始升溫,出現量價同步增長的現象,關聯性終端產品也出現回暖跡象。純苯作為重要的基礎有機化工原料,也有望走出一波穩中求進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