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設在維也納的阿斯塔•厄德爾復合材料咨詢公司的研究,東南亞木塑復合材料(WPC)產業預計將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長,2015年其產量將達到55000噸。
該研究報告稱,東南亞各國(從印度尼西亞到泰國)與歐洲相比較,其木塑復合材料行業更多是面向出口。隨著中國市場生產成本的上升,這些國家看到了出口更多增長的機會。盡管東南亞的木塑復合材料產業仍然較小(相比之下,中國木塑復合材料產能達100萬噸左右),但是該地區卻處于與歐洲類似的發展階段,2008~2011年其木塑復合材料產業的增長超過了歐洲。
2008~2011年間,東南亞木塑復合材料產量達34000噸,該報告描繪了該地區木塑復合材料產業快速增長的圖景:“歐洲在2005年達到與之相同的產量數字,不過其市場發展足足花了6年時間。”“在過去4年里,東南亞木塑復合材料的發展已達到進出口增長均較高的階段,產量也超過了歐洲在2000~2003年的相同時間跨度內的產量。”
這份報告表示,木塑復合材料行業在亞洲有著多種多樣的用途,例如用作門框、窗框、室內墻板、側板和托板,這些應用超過了裝飾板——西方木塑復合材料制造商的重點產品。據稱,該地區最常見的木塑復合材料產品是空心PVC基木材填充室內型材。該報告認為,東南亞各國在出口增長的同時,國內木塑復合材料產品的需求也出現了“健康”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