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需求環境仍難以出現明顯改善,其價格在三、四季度仍會維持弱勢振蕩、繼續尋底的過程。
隨著宏觀經濟增速的不斷下滑,我國制造業整體呈現疲軟態勢。天然橡膠作為大宗工業原料,在此輪經濟放緩的過程中遭受了較大影響。上海橡膠期貨價格自2011年以來,至今跌幅已超過50%。2012年至今,天然橡膠工業下游的輪胎制造和汽車行業增長疲軟的狀況愈加嚴重,經濟下行的系統性風險已經侵蝕到產業鏈各個具體行業,造成了原料商品價格的持續走低。
天然橡膠70%左右的消費用于輪胎制造,我國又是輪胎生產大國,筆者從其產業鏈的終端汽車行業追溯,分析國內輪胎—汽車產業鏈的產銷、投資、進出口狀況等,以解讀天然橡膠受下游產業影響的程度。
作為輪胎消費終端的汽車行業,2011年以來營商環境不斷惡化。2009年由于實施了“汽車下鄉”等一系列鼓勵消費的政策,我國汽車產量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汽車生產第一大國。2011年我國汽車消費優惠政策結束后,產銷量增長大幅回落,當年汽車產量為1800萬輛,比2010年僅增長了1%。從2012年3月份開始,我國汽車產銷量再度逐月下滑。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今年7月份,我國汽車產量為143.7萬輛,比3月份最高值下降了23.6%;7月份汽車銷量為134萬輛,比3月份下降24.9%。1—7月份總產銷量分別同比增長4.83%和3.56%,增長較為緩慢。
隨著產銷量增長的遲滯,我國汽車社會庫存快速增加。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繼續攀升,綜合庫存系數達到1.98。而按照車市慣例,庫存系數在0.8至1.2才較為正常。這一狀況從今年1月份開始就一直持續,許多經銷商不得不退出市場。
此外,與輪胎行業相關的摩托車行業產銷量也繼續萎縮。2012年7月,產銷量環比和同比均出現下降,且1—7月份的降幅高于1—6月份。7月份,摩托車行業完成產銷191.57萬輛和19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74%和5.06%,同比分別下降13.22%和12.32%,降幅十分明顯。其中,二輪摩托車產銷173.26萬輛和173.13萬輛,產銷環比均下降4.05%,同比下降14.32%和13.17%;三輪摩托車產銷18.31萬輛和17.87萬輛,環比下降10.88%和13.87%,同比下降1.26%和3.11%。
1—7月份,全行業完成摩托車產銷1354.21萬輛和1364.56萬輛,同比下降11.72%和11.08%,降幅比1—6月份擴大0.31和0.26個百分點。其中,二輪摩托車產銷1223.43萬輛和1233.7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53%和11.92%;三輪摩托車產銷130.78萬輛和130.8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6%和2.29%,行業整體呈現下滑狀態。
外部經濟環境的疲軟不僅影響了我國汽車總體產銷量,同時使得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結構矛盾突出。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美汽車企業加強了對我國的出口與銷售,國內汽車行業深受影響。
2011年在我國汽車銷售增長放緩的環境下,國外品牌汽車進口量出現大幅增加,增幅達到21.7%,而2012年以來,我國汽車進口增速更是高達29%。進口汽車尤其是高端汽車的大量增加對我國汽車行業形成一定沖擊。
汽車產銷量的下滑和外部競爭的日趨激烈使得國內車企業績大幅走低。截至2012年7月底,國內14家整車制造企業公布的2012年中期業績或業績預告中,僅一汽夏利(000927,股吧)和中通客車(000957,股吧)兩家業績實現同比增長,另外11家車企中期業績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一汽轎車(000800,股吧)預計上半年虧損達到7500萬元。
商用車中重型汽車企業的業績更加難堪。作為商用載貨車代表的中國重汽(000951,股吧),預計上半年凈利較去年同期下滑50%—100%,東風汽車(600006,股吧)則預計中期業績下降60%—70%。
主營重卡和專用車的華菱星馬(600375,股吧)公司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凈利同比大降七成。產品銷售方面,華菱星馬的重卡和專用車銷售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5.4%和68.3%。外部環境的整體低迷導致全行業業績出現下行態勢。
每年9、10月份是汽車的消費旺季,但從今年的情形看,8月份許多車企仍在放假,對于后市的銷售并不樂觀。總體上看,汽車行業發展遭遇較大困境,這是天然橡膠—輪胎消費不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