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指出,在過去幾年,我國已建成一批國家級納米科學技術基地。比如,在北京建立了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天津建立了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在上海建立了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蘇州建立了國家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逐步形成了我國納米科學技術研發平臺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納米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納米科學技術產業化進程。
據了解,位于天津的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已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細化工、能源、水源、環保、微機械、光電子等領域展開納米技術的研究。去年年底,該研究院與天津恒益投資集團達成了總投資為16億元的“天津恒益納米產業示范區項目”協議。這意味著由科技部批準建立的“國家納米產業化基地”將從天津濱海新區起步,納米產業化方面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神秘的納米產品離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近。
據悉,目前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已經將一些能對接本地產業發展的納米技術定位為發展的重點,與一些海外納米研發人才共同立項,開發基于碳納米管材料的應用。比如納米涂料項目,將納米碳管材料應用于納米涂料中,可顯著提高涂料的韌性以及導電性能,該技術一旦產業化可以應用到飛機、直升機的噴漆上,有效防止螺旋槳的油漆生銹、脫落。
不過,張艾東也坦言,現在納米產業還存在企業整體規模偏小、技術轉化難等問題,未來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除了要做好市場對接外,還要引進、培養一批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真正融入現有產業,引領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