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富契卡公司承接科技部“醫用玻璃纖維繃帶”項目,用E-玻璃纖維研制成醫用玻璃纖維經編織物、醫用聚氨酯、專用經涂敷處理,研制成醫用玻璃纖維繃帶。該產品已應用到國內外市場,展示出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
用玻璃纖維經編織物研制成醫用玻璃纖維繃帶實現了三大突破:一是玻纖成圈技術突破,二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技術突破,三是傳統工業用玻璃纖維復合后應用到醫用領域的突破。
玻璃纖維的圈強力即結節強力,測量紗線彎曲性能的常用方法是把紗線做成兩個環圈,互相套在一起,拉緊這兩個圈,測出拉斷紗線所需要的力,稱為圈強力。
玻璃纖維的特點是彈性模量高,伸長率小。成分不同,其彈性模量不同。此外,玻璃纖維脆性大柔性小。在進行經編成圈過程中,受到較大限制。掌握這一特性對研究成圈關系較大。由于這一特征,使得玻璃纖維在紡織過程中表現尤為突出的是抗扭、耐磨、抗折性很差。
玻璃纖維編織彈性織物難題表現在:玻璃纖維耐折耐磨性能極差,而這種織物又要求纖維能耐折,否則無法成圈,無法制作出彈性編織物。
從材料方面分析:我們提出開展玻璃纖維圈強力研究,根據單絲直徑越小越易于彎曲的原理,找出多種紗最大彎曲強力與彎曲半徑關系,從中篩選。
從組織工藝與性能上看,要對專用經編機舌針針頭、導紗管針孔進行改進,研究織物組織對玻纖成圈影響因素,把經平組織改為編鏈組織,并在滿足成圈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成圈彎曲半徑。試制成玻璃纖維編鏈織物,簡稱醫用玻璃纖維經編織物。(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李書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