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采用新技術從工業廢水中濾出黃金;證明蛋白質中水化膜并非不可替代。
10月,法國巴黎一家名為MagpiePolymers的公司開始售賣一項類似于“煉金術”的專利技術,能從廢水中過濾黃金。該技術實際上是一種從工業廢水中提取貴金屬的方法,即使是含量極微的稀有金屬也能提取出來。提取工藝是利用一種微小的塑料樹脂小珠,當廢水通過這種小球泵出時,金、鉑、鈀、銠等稀有貴金屬會慢慢地粘在珠子上,從水中分離出來。據稱1升這種樹脂能處理5—10立方米廢水,提取價值3000—5000歐元的稀有金屬。新技術除了提取微量貴金屬,還能用來過濾水中的有害金屬,如鉛、汞、鈷、銅和鈾。
8月3日,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發表公報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證實,一種聚合物納米膜擁有和水化膜類似的特性,能夠維持蛋白質活性。這種納米膜的作用將為工業、藥理學和醫學等領域開啟新的研究方向。
日本
開發出能從飲用水中去除砷的廉價材料、不使用稀土的電動機、低熔點玻璃和轉換率達37.7%的太陽能電池。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廉價材料,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去除飲用水中的砷。
日立制作所的研究人員采用非晶硅金屬制造馬達的鐵芯部分,從而成功開發出不使用稀土的高效率永磁同期馬達。該馬達目前已經發展到產業用的11千瓦級別。
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材料,該材料在受到光照射時可以在固化和液化之間反復轉換,而且不受溫度的影響。該研究成果可應用于新型光機能材料等方面。
日立制作所與日立化成工業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在220—300攝氏度就可以熔解的低熔點玻璃。該成果可應用于金屬與電子部件的焊接材料。由于其可以利用各種光源進行加熱熔融,將使各種部件的構造設計與制造程序大大豐富。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研究開發機構與夏普公司開發出世界最高轉換率的太陽能電池。該電池的吸光層是由三層銦鎵為主的化合物構成,轉換率可達到37.7%。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與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晶體管,可以將在電腦等電器中使用的半導體集成回路的消耗電力降低到目前的十分之一以下。人們期待該研究成果在未來可以大幅度降低數碼產品和手機的電力消耗。
韓國
以國家層面科研項目為依托,繼續加大在納米領域的研發投入。同時,在燃料電池領域也有新的突破。
6月,韓國知識經濟部和教育科學技術部表示,韓國到2020年將投入513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8.2億元)推動“納米融合2020項目”。為此,韓國政府將從基礎研究到產品開發的整個階段提供資金支持,并成立專門的財團法人機構,賦予其計劃制定、課題開發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獨立行使權,力促推出10個全球明星級納米技術融合產品。
6月,韓國漢陽大學能源工程學宣良國教授率領的研究小組表示,已經開發出續航時間達到現有電動車電池5倍左右的新一代電動車高性能鋰空氣電池系統。該研究小組用碳代替過去制造電池使用的鎳、鈷等金屬開發出鋰空氣電池。由于把幫助鋰離子往返陰陽兩極的電解質換成醚系列的新物質,因而提高了效率。
南非
大力推進航空材料制造業發展,制造出纖維素纖維絕緣材料。
南非科技與工業研究院下屬的國家激光中心與南非航空制造公司Aerosud合作開展Aeroswift項目研究。Aeroswift的目標是,自主開發高速度、大體積的高性能金屬零件激光添加材料制造系統,為全球航空工業制造鈦金屬材料配件。
南非開普敦的Eco-Insulation公司利用回收的報紙作原料,制造出纖維素纖維絕緣材料。使用該材料可以實現廣泛圍的覆蓋,因為其流體黏度可以使得它填充那些不易達到的隱藏的角落。實驗證明,與其他絕緣材料如玻璃纖維、聚酯纖維相比,該材料可以更有效地阻隔建筑物中的火焰擴散,減少火災損失。同時,由于其密度特性,該材料還能有效較低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