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人員對意大利加爾達湖中的塑料垃圾進行測量后指出,塑料垃圾不僅污染海洋,還在日漸破壞著湖泊環(huán)境。
研究人員稱,加爾達湖中的塑料垃圾含量與海洋接近。他們擔心這些微小的塑料顆粒會在淡水物種體內堆積,并“非常可能”侵入自然食物鏈。該研究報告發(fā)表于《當代生物學》雜志。
近年來,學界對于塑料垃圾污染全球海洋環(huán)境的問題多有著墨。大塊塑料顆粒可能被海洋生物吞入并導致窒息,而被稱為微型塑料的極小塑料碎片的影響同樣嚴重。但是,由塑料垃圾引起的湖泊污染問題卻一直缺乏研究。
此次研究圍繞大型亞高山湖泊——加爾達湖展開,研究人員在湖水沉積物樣品中發(fā)現(xiàn)了相當數(shù)量的塑料。在湖泊北岸,科研人員在一平方米的地域里發(fā)現(xiàn)了多達約1000個較大塑料顆粒和450個微型塑料顆粒。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來自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的Laforsch教授告訴記者:“研究結果令我們感到很驚訝,加爾達湖生態(tài)系沉積物中塑料顆粒的含量和海洋不相上下。”
塑料中的化學成分可能含毒,會破壞生物內分泌系統(tǒng),有時還將會發(fā)癌癥。塑料還可能將危險的有機污染物帶入湖泊等清潔環(huán)境中。
早先針對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研究表明,這些物種體內容易積聚微小塑料碎片,Laforsch教授擔心同樣的狀況正影響著加爾達湖和其他淡水水體中的生物。
“我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濾食性生物以及那些以湖泊沉積物和湖泊表層物質為食的生物都會將這些塑料顆粒誤當成食物而吃下。塑料微粒會影響這些生物的荷爾蒙系統(tǒng),導致絕育等后果。如果有魚類食用了這些生物,塑料微粒也將在它們體內積聚。”
研究人員表示,人類使用塑料是造成該問題的罪魁禍首。除了水上運動、觀光客和漁船,進入加爾達湖的塑料垃圾主要來自垃圾填埋場中的廢棄塑料制品和碎屑。
由于湖泊水多用于人類飲水和農業(yè)灌溉,科學家還擔心湖泊中的大量塑料將對人類產生影響。他們認為塑料污染不僅影響海洋,還將廣泛出現(xiàn)在淡水水體中。
Laforsch教授表示:“加爾達湖并非特例。我們正在對巴伐利亞的淡水進行測試,結果基本一致。塑料污染正影響著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