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二三十厘米長的鐵皮箱子,打開后,透明的玻璃臺子便升了起來,把塑料片放在臺子下,一條條像水波紋一樣的條紋顯現出來……“這個神秘的機器就是給塑料制品做‘產前檢查’的。”正在余姚舉行的第十五屆“塑博會”上,負責演示的工作人員打趣道。
神秘機器的學名叫做“應力偏光儀”,條紋密度越高,表現塑料件的殘留應力越高,也就是說生產過程中越容易變形。像這樣的新技術,在本屆塑博會上成為最大的看點,也成為參展客商對余姚塑料產業轉型升級的最形象的感受。
“余姚擁有國內最大的塑料專業市場中國塑料城,年交易量超過600億元,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余姚塑料制品產業先發優勢逐漸弱化,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塑料城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如果從賣原料到轉行做產品是塑料產業的一次升級,那么今天新技術不斷改良塑料性能和產品的穩定性則是產業的又一次提升。
在上海大賽璐塑料工業有限公司展臺前,不少外國客商駐足停留,工作人員正用英語向他們推薦一款清潔注塑機等塑料生產設備的“清潔塑料”,一種粘性十足的新塑料。“注塑機的熱流道在生產過程中,常會殘留塑料渣滓,影響生產效率和精密度。常用的方法是用普通的無色塑料一遍遍導入,帶出那些殘留物,但是往往清洗了20遍,還是不干凈。”工作人員說道,普通塑料粘性不大,他們公司就想到把高分子材料加入普通塑料中,加大粘性等性能,這種“清潔塑料”一般三次就能把熱流道清洗干凈。
另一家塑料生產企業給塑料“健體”的賣點在于顏色。記者看到,一只只五顏六色的塑料碗排成一排,像彩虹一樣美麗,有的還像女孩子的指甲油,閃閃發光。“一般塑料很難做成豐富而飽滿的色彩,我們用了特殊技術,給塑料改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現在不少生產日用塑料儲藏盒、鞋盒等企業都來下單子,年產值達到了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