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塑料業正在力爭成為全球生物塑料行業的重鎮之一。預計未來幾年里全球對生物聚合物行業將展開巨額投資,泰國也希望能吸引其中部分投資。
這個東南亞國家并不是向來以先進的聚合物材料而聞名的,但在近日在曼谷召開的Inno Bioplast 2013會議上,泰國政府官員表達了把泰國規模龐大的農業和塑料行業掛鉤的意愿,力爭發展為植物基塑料的生產中心。
泰國具備“優勢條件”成為全球生物塑料中心
出席會議的代表們坦言在這方面存在著諸多挑戰,例如發展本地市場以保持需求的可持續性,還要與能源成本更低的北美進口頁巖氣展開競爭。
但一些跨國企業的管理者認為,他們相信泰國面臨機會,因為這一行業很快將要迎來投資大潮。
聚乳酸和樹脂生產商Nature Works LLC公司CEO Mark Verbruggen在會議上發表講話說:“今后五年我們將看到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涌入這一行業。今后在世界各地將崛起生物塑料區域中心,可能會有三個此類中心,這些地方的生物聚合物行業將甚為密集。如今的泰國具備極佳的優勢條件成為此類中心。”
總部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Minnetonka的Nature Works公司,現由泰國PTT Public Co.Ltd.公司持股50%,正考慮在泰國建造一座樹脂生產廠。目前該公司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擁有一座工廠。
根據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對塑料業進行的發展機遇分析顯示,泰國的優勢在于,有規模龐大的農業基礎。泰國是僅次于中國的亞洲第二大糧食出口國。
總部位于曼谷的泰國生物塑料行業協會稱,泰國產的木薯淀粉作為一種生物聚合物原料,其價格比美國產的玉米淀粉要便宜30%。
泰國政府早在2008年就曾宣布了內容詳盡的生物塑料發展藍圖,現已斥資6000萬美元付諸實施,其中包括在今年1月宣布了新一輪的稅收優惠措施。
泰國還擁有東南亞最大的塑料加工業,有4000家塑料加工企業。另外,許多跨國汽車和電子產品生產商都在泰國建有工廠。
德國Hurth的生物經濟咨詢公司Nova研究所總經理Michael Carus在會上發表講話后接受《塑料新聞》采訪時說道:“整個框架已經頗為成熟了,泰國有充足的原料供應,還有一些業內大佬,比如PTT。”
他說:“我認為我們都在翹首以盼等著下一輪投資大潮的到來。我想泰國占有非常有利的地位,亞洲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只要在未來幾年里建立起這一市場,擺在他們面前的發展機會是很大的。”
除參資Nature Works公司外,PTT目前還在與日本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合作,在泰國組建合資工廠,生產生物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本次會議于1月24日-26日召開,有多家塑料加工企業都在會上披露了投資計劃。比如,來自挪威和臺灣的企業表示,他們正在于泰國公司展開生物塑料業務的合作,希望能利用泰國在加工上的技術專長和本地生產的生物聚合物。泰國企業本身也在進行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