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Nova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稱,從現在起到2020年,生物基聚合物領域的大部分資本投資都將流入亞洲和南美,因為這些地方較容易獲取原料,而且政策規定相對更加有利。
該研究稱,全球生物聚合物產量增長預計將快于塑料的總體增長,盡管生物聚合物仍在很大程度上屬于利基產品,其占全球聚合物產量的比重將從2011年的1.5%攀升至2020年的3%。
這相當于全球生物聚合物產量增加了三倍以上,從2011年的350萬噸增至2020年的1200萬噸。生物材料產量增長正輕松趕超聚合物總體產量增長,該研究稱。
該項分析發現,生物聚合物產量相比早先的估計數字"有顯著升高",因為該分析著眼于更廣泛的行業范圍,調查了在全球各地共有363座工廠的247家企業。
位于德國Hurth的Nova研究所的總經理MichaelCarus說:"生物聚合物的開發仍如火如荼。五年前,沒有人預料到生物PET會發展成為生物聚合物中最主要的生力軍,這都要歸功于一家大型品牌廠家的一項計劃。"
Carus在一份聲明中說:"其他任何種類的生物基聚合物也可能復制這一成功。PLA和PHA也顯現出高于預期的驚人增長,即便缺乏所謂的’供應鏈領隊’"。
Nova研究所說,其中增速最快的將屬生物基的PET、聚乙烯和聚丙烯,以及新型聚合物PLA和PHA。
研究稱,四大生產區域—亞洲,歐洲,北美和南美—都將顯現出增長,但歐洲和北美在全球產量中所占份額將有所萎縮。
歐洲的全球份額預計將從20%降至14%,而北美的份額將小一些,預計將從15%降至13%。
南美所占份額將從13%攀升至18%,從原來的第4位上升至第2位,而亞洲仍將是最大的生產地,全球份額將從52%增至55%。
該研究說:"全球每個地區都將在生物基聚合物生產上有所增長。"
該研究稱,亞洲已成為生物基聚合物行業的重要地區,其中發展最快的包括泰國、印度、臺灣、中國大陸和日本。研究還稱,亞洲將進一步發展可利用現有設備來生產的新型生物聚合物。
研究說:"亞洲的生物基市場正在快速發展,有許多加工商都是中小企業,他們沒有錢對現有加工設備進行重大改動。"
此項研究的出資方包括來自11個國家的26家公司和機構。業內人士可向Nova研究所購買該報告,售價6,500歐元(不含稅)。